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星期五

    创先争优展风采⑥

    城里有的,我们都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03版)

        数十幢公寓鳞次栉比,商业步行街、亲水走廊、喷泉、水幕电影尽在眼前……徜徉在中国农村最大的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仿佛置身现代都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今天让我们走近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前进村党总支书记马志祥、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看他们是怎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

     

        裴春亮:当好党员群众的带头人

     

        山岭上的一片农村小区格外显眼,160多套排列整齐的两层深红色小楼特别引人注目。除了村民住宅,这里还建起了卫生所、幼儿园、体育场、小超市、村民办事大厅及休闲绿地等配套设施。这个独特的小区就是远近闻名的裴寨新村。

     

        裴寨村发展到今天多亏了他们有个好书记——裴春亮,村民的住房是由裴春亮个人出资3000万元兴建的。在他的带领下,多方筹资建起了年产能力500万吨的春江水泥有限公司,安置本社区300多名居民在企业就业。

     

        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裴寨社区党总支的党员干部,在裴春亮的带领下,提出了“创先争优做表率,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斗目标。裴春亮怀着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朴素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基层支部书记的诺言,成为党员群众的带头人、贴心人。

     

        马志祥:探索党建引领发展新模式

     

        32栋别墅式小康楼、236座蔬菜日光温室、农科教培训中心……2001年担任前进村党总支书记以来,马志祥带领全村走出了一条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发展新路子。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马志祥带领大家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的产业党建新模式。在每个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引导合作社规范经营,组织党员在产业链条上发挥带头作用,形成了助推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

     

        “党员干部在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实行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既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又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马志祥说。现在,前进村在产业链上建立红提葡萄、奶牛养殖、温室蔬菜等5个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创办致富项目20多个,建立党群共富基地6个,发展壮大经济实体3个。

     

        吴栋材:肩负群众的信任勇往直前

     

        吴栋材已经做了35年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永联村先后在10.5平方公里的村庄版图上,创造出一个“共同富裕、城乡一体、文明和谐”的农村现代化新样本。“我们村实现了4个96%,”吴栋材说,“96%的村民实现了城镇化的集中居住;96%的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96%的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业;96%的农民享受到比城里人优越的福利和社保。”

     

        2005年底,永联村投资15亿元建设永联小镇,散居在田间地头的3000多户村民全搬进去住。“城里有的,我们永联都有。”吴栋材说。为解除农民集中居住的后顾之忧,永联村拿出828万元,把村民的“农村社会保险”转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险”,永联村民可以拿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金,享受一样的社会福利待遇。

     

        村里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8000亩耕地,按每亩每年1200元的标准,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同时注册成立了4个公司。除了农业基地使用少量农民之外,大多数村民已悄然挥别“一把汗一身泥”的农耕生活。

     

        (本报记者 王昊魁 本报通讯员 刘 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