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星期五

    让日本人自己出镜举证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烽火一九三七》观后

    作者:余彦隆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03版)

        为纪念“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75周年,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在《军事纪实》栏目播出的五集大型高清文献纪录片《烽火一九三七——从日本档案解密卢沟桥事变》,以日本战争亲历者及专家学者政要对卢沟桥事变的史实口述、客观评点为主线,以日本国家历史档案为佐证,梳理、揭秘“卢沟桥事变”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受到观众好评。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掘“卢沟桥事变”的起因,还原其事件真相?《烽火一九三七——从日本档案解密卢沟桥事变》,通过《卢沟枪声》、《战意渐浓》、《烽烟四起》、《推波助澜》和《战争泥潭》5个部分,作了有说服力的的解读。

     

        “从日本档案解密‘卢沟桥事变’”,让日本人自己出镜举证,无疑是这部纪录片再好不过的创意。好就好在其独特的视角、翔实的史实和新颖的表现手法,“看看日本人自己怎么说”,成为广大电视观众的共同兴趣和期待。

     

        据该片总编导李秀宝介绍,为还原历史真相,他们组织摄制组赴日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采访。通过许多日本的战争亲历者、大学教授、侵华日军后代、政坛领导及相关人物的口述,与大量档案史料相互印证,再现了75年前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揭示出日本军政当局为转移国内危机蓄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弥天阴谋。

     

        文献纪录片大量采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战史资料馆、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等权威历史档案馆的史料。同时,还收集了日本民间人士手中的珍贵档案。片中,有不少史料还是首次向我国观众披露,有效增强了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

     

        日本大学讲师秦郁彦说:“就算事件不在卢沟桥爆发,在北京、天津的其它地方也会爆发,这是不可否认的。”一切事实表明,日本为进行全面侵华战争,早就已经在百般谋划。而1937年7月7日夜晚因“失踪”了一名士兵而下令攻击中国军队的牟田口廉也,不过是帮助日本政府以及日本军部编造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

     

        秦郁彦说:“7月7日晚上,日军正在进行军事演习的时候,从兵营内操场的方向发射了好几发实弹,清水命令原本分散的士兵立刻集合,并且吹响了集结喇叭,在点名的时候,发现一个刚入伍的最低等级年轻士兵志村菊次郎不见了。(牟田口廉也)收到了失踪士兵已经找到的消息。原来他(志村菊次郎)迷了路没能立刻回到军营。这是很单纯的一个事件,细节也很清楚。”原来,志村菊次郎是因为在演习过程中拉肚子,之后又迷失了方向,所以没有及时赶回日军营地集合。此时的牟田口廉也向所有人隐瞒了志村菊次郎被找到的消息,依然按照既定目标向中国守军蛮横地提出进入宛平城搜查志村菊次郎,他的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的断然拒绝。

     

        3个小时后,盘踞在宛平城外的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队长一木清直接到牟田口廉也的命令,要求炮轰宛平城。于是,城外的日军对宛平城立刻发起了攻击,一时间枪炮齐鸣。由于准备充分,日军的第一发炮弹更是直接击中了宛平城行政专署大厅。

     

        时任宛平县政府秘书的洪大中后来这样回忆:卢沟桥事变前,在宛平专署刚刚成立的时候,驻丰台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首先来到专署表示祝贺。从表面上看来,这是普通的礼节性拜访,但事后察觉是有其军事目的的。原来,平时一木清直外出都骑着高头大马,可是这次到五里之遥的宛平城,却徒步而行,十分奇怪!直到“七七事变”发生后才弄明白这点。“七七事变”之夜,日军第一炮就把专署大厅打垮,原来一木清直下马步行,是在走步测量距离。

     

        其实,阴谋策划,蚕食中国,是日本侵略者的惯用伎俩。

     

        早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目的就是阴谋侵占中国东北。当晚10时许,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守备铁道的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北部的小城鹤岗,是石原莞尔的家乡。摄制组在这里的乡土资料馆,找到了时任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的石原莞尔亲手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第一手资料。

     

        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支持下,石原莞尔等人在制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悍然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中国人成了亡国奴。为日本赢得巨大利益的石原莞尔,因此得到日本天皇的嘉奖,从中佐直接晋升为少将。

     

        “卢沟桥事变”正是日本侵略扩张阴谋的罪恶翻版。因为日本在1936年8月7日制定的《基准国策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日本要继续军事扩张,把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使国家置于军事控制之下。”

     

        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国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廉也惊喜异常,对于时年49岁的他来说,这正是他快速“升官”的绝佳机会。尽管只是一名一线指挥官,但牟田口廉也非常明白日本政府及军部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侵略企图,而“失踪士兵”事件恰恰就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部渴望出现的战争借口。

     

        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安井三吉分析说:“一般军人都希望通过战争来取得功勋,这在当时的日本军队中很普遍,牟田口廉也也是这样。作为一种类型,这样的军人是存在的。我认为他也是这样的人。”

     

        正如牟田口廉也所期待,由于他亲手点燃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为此,日军授其金鹰三级勋章,随后晋升少将。

     

        一件件史料,一场场告白,一个个镜头,一桩桩铁证,无不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同时也反映着人们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睦邻友好的美好愿景。

     

        “1937年到1945年的8年战争,我们需要深刻地反省这个时代。”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说:“日本表示再也不会发动战争,国民也有不战誓言,向世界其他国家承诺不再发动战争。”

     

        历史不能忘记,教训警示世人。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烽火一九三七——从日本档案解密卢沟桥事变》全片视角巧妙,依托日本国民口述和日本档案史料进行讲述,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和灌输。编导者对“卢沟桥事变”历史真相的细微探寻,以及揭示战争带给中日人民的深重灾难,较好地改变了传统文献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凸显出独立的创新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些文艺界资深人士在观看此片后评价说:“非常震撼,不是说教式地说历史,而是真正地从日本人的角度佐证我们的观点,用他们的资料、他们的口吻来反思战争,突出和平的主题。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我们是受害者,从日本的角度来阐释这场战争,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