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被同事和学生称为“老玉米”。在我国玉米研究领域,赵久然是个“传奇”人物,他是赋予玉米新生命的人。
创造了玉米研究领域的“奇迹”
当初因为一本介绍农业科学家的人物传记,赵久然毅然选择农业科研工作。1987年,刚获得硕士学位的他,来到延庆县农村蹲点搞科研,结合生产需要做课题,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里,赵久然完成了春玉米亩产800公斤的高产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并创造了亩产超过1300公斤的高产纪录。
北京农林科学院成立玉米研究中心,35岁的赵久然挑起了大梁,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要事业费,靠自身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发展。中心成立时,包括赵久然,只有4名科研人员,启动经费8万元。到了春节,他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向亲朋好友“化缘”,为同事发奖金,让大家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15年后,他领导的玉米研究中心已跻身全国农业百强科研院所行列,资产也从8万元发展到8000万元,培养了一支近百人的科研队伍,大多数科研骨干都是30多岁的年轻人,其中有些人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学术带头人。
2000年的秋收季节,因为干旱,北京郊区的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大兴县长子营镇牛坊村的玉米却丰收了。这个村2000多亩夏玉米种的全是赵久然参与培育的“京早13号”。这一年,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北京农科院的玉米专家。
种植玉米,选育好的品种是个大难题。而赵久然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十余载的努力,已选育出“京科25号”、“京28号”、“京科糯2000”、“京科968”等50多个系列的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3000万亩,增产粮食5亿多公斤,创造了玉米研究领域的“奇迹”。
“玉米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农作物,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赵久然告诉记者。
多培育优良玉米品种就是有价值的人生
赵久然认为,科研工作就是要将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的“京科糯2000”优质玉米品种,突破了糯玉米高产与优质兼顾的育种技术瓶颈,延伸了糯玉米的产业链,推动了整个糯玉米产业的发展。“京科糯2000”每年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占全国糯玉米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个品种适合消费者食物多样性的要求,企业乐于推广,农民也乐于种植。北京郊区农民韩凤岭在赵久然的指导下种植“京科糯2000”,由最初的十几亩开始试验,到现在每年带动数百个农户,种了数万亩,年销售额数千万元。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严峻,存在着农业与城市争水的实际问题。2006年9月,作为北京市政府农业顾问的赵久然向北京市科委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充分挖掘玉米自身的抗旱遗传潜力,同时辅助以配套栽培技术节约水资源。2006年起,北京市科委在京郊大规模实施“雨养旱作玉米节水科技示范推广工程”。到去年,北京的200万亩抗旱玉米节省灌溉用水约1亿立方米,相当于100万市民一年的住宅用水量。采用这项技术,每生产1公斤籽粒可吸收约3.3公斤二氧化碳,释放2.4公斤氧气,生态作用远大于同等面积的树林,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赵久然经常接到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朋友的电话,向他咨询各种玉米生产专业问题,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了种田能手和种粮大户。北京房山区农民范学连通过土地承包和流转种植了上千亩地,赵久然每年都要到他的地里进行指导,并向他提供优良品种和高产技术。“京单28”等品种和“雨养旱作”等技术都在范学连的承包田上发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粮食连年获得丰收,他现在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种粮大户。
赵久然和玉米结缘,已有26个年头。他说:“有价值的人生,是你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我认为,多培育优良玉米品种,就是有价值的人生。”
本报记者 王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