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可借鉴的经验。”“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但会成为我们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而且会成为企业重要的研发力量。”日前,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举行的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工作成果汇报会上,该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省教育厅、国家乳品中心和国内知名乳品企业代表的高度肯定。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何引来各方关注,它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又是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办学时面临的困难和症结?对此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徐建成。
工学交替
“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学院在省内首创的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研企’的‘大联姻’、‘教学做’的‘三合一’。”面对记者的提问,院长徐建成一语中的。
今年刚刚毕业的陈美君,现在已经是国家乳品检测中心的一名检测员,与很多研究生、博士生一块儿工作。提起这批毕业生,徐院长难掩内心的激动,他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传统的“黑板上搞加工,教室里搞养殖”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具有“三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三度”(工作态度端正、认识问题角度客观、善于把握人际关系的尺度)素质的“三用型”(理论够用、技能管用、人才适用)乳品行业生产第一线紧缺的高级技能、高素质人才。
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新校区,一座占地1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食品实训中心正在火热建设中。徐建成告诉记者,这个实训中心集研发、实训、生产于一体,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国乳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将在此安家,实训中心将引进日处理鲜奶300吨的生产线一条,不仅能满足本校学生的实验实训任务,还能满足食品行业员工的培训以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需要。
专业课前置
“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多实践少”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就好比“早晨做饭,晚上请客,必须重新热一下”,徐建成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了让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学院根据乳品行业特点,确立学生在学校、国乳中心及乳品企业学习的课时比例为1.1:1.5:1,使学生参与实习实训的比重占总学时的69.5%。
传统的课程安排是不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考虑各专业内涵发展,机械地固定专业设置的,如第一年尤其是第一学期,大多安排公共课和基础课模块,学生带着新奇感走入高校,但学习了一年多,很难把自己学习的课程与未来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学习的热情很难激发出来。专业课前置,让大学生活从研究中心和企业开始,学生一入校就把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学生巩固专业思想、确立学习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三年下来孩子们的心态变了,眼界宽了。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演算,盲目地应付考试。喝上同学们亲手做的酸奶,听同学们讲解产品工艺流程图,看同学们细心地记录数据设计试验方案,我这心里甭提有多美了。”提起学生们三年的变化,徐建成满脸骄傲。
三支导师育人
以往高职院校的教学都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出题,学生答题;老师打分,学生毕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校是评价体系的主体,也是唯一,而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确定的“三支导师育人”的教学改革思路打破了这一格局,实现了评价体系的社会化。
“我们聘请行业技术专家承担学生的专业实训和部分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育人任务,研讨教学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学院、国乳中心和企业人员携手,共同参与乳品工程系学生三年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训、实习,即‘1+1+1’,这使办学的主体从单一扩充为‘三合一’。”徐建成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评价体系的新突破:一方面将科研机构、企业拉入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对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更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请行业技术专家承担教学,使学生的培养更贴近市场,更符合行业要求,也使教育得到新的思想和新的资源。“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习行业中最前沿的知识、技术,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哪家企业不欢迎啊!”徐建成表示。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希望学院乳品类专业改革能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二月花’,并结出累累硕果。”徐院长对未来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张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