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5日 星期日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基层变迁(38)

    让城市交通更智能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5日   01 版)
    2011年7月1日,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城市自由流智慧交通系统建设。 郭红松绘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湖北武汉作为我国交通状况最复杂的内陆城市,一直在寻找智能交通的整体解决方案。如今,车行在武汉市内,每过一道桥梁隧道后,扣款的短信就会及时发送到驾驶者的手机上。

        7月31日上午,家住武昌的殷先生开车到汉口办事。车水马龙的武汉长江二桥上,殷先生驾车驶过装有ETC收费设备的横梁时,过桥费用就从他的ETC账户中自动扣除了。

        殷先生收到武汉市路桥管理公司发来的短信:“您好,本月您共通过桥隧51次,共扣款408元。”

        自从武汉市主城区“六桥一隧”实施ETC收费以来,以前出现拥堵的“老三桥”车流量明显下降,同时,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家住汉口的舒先生说:“以前我一年过江也就20趟左右,却要交980元的年费。现在有了ETC,过桥都是按次缴费,算下来,一年也就花200多元。”

        2011年7月1日,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城市自由流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并探索应用物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缓解交通拥堵的新途径。该系统基于“十一五”规划“核高基”重大专项,即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成果,让国内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建设不用再依赖他国。武汉市自由流智慧交通系统可以对上路车辆进行高精确度地抓拍、监控、识别,并采集每一辆行驶车辆的信息,使市区内机动车不必减速停车便可缴纳通行费。

        “这一平台的开发集成了‘核高基’等多项成果,从运行、管理、整合、协同、感知等方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撑。”该平台系统集成商中创软件董事长景新海介绍说,“表面上看,武汉自由流只是实现了一个不停车收费,但背后的数据交换、牵涉到的系统集成需要极高的精确性。”中创软件交通事业部总监卢海涛自豪地说:“每天系统要感测、分析、整合至少40万辆机动车,160G海量数据,与1000多个服务网点无缝对接,信息交互系统包括银行、年票、移动、网通、电信、高速公路、交管、公安、财政等17个部门。”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流及环境等状态感知将更加动态和实时,这是发展智能交通的基础。

        武汉市相关部门测算后发现:实施自由流办法比停车收费办法的交通通畅率提高了23%,废气排放减少了60%,交通事故下降了15%。信息化,不仅让城市交通更智能,也让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物流企业更高效。车辆被盗、司机超速、绕路、拉黑活怎么办?这些困扰企业的顽疾对于浙江台州市东北物流有限公司来说,正在迎刃而解。该公司负责人郏夏正表示,使用车辆定位数据传输业务后,一台车一年投入成本1000多元,但由此带来了燃油节约、减少车辆损耗、提高运力和运输效率,70台车每年产生经济效益上百万,单车效益超过1万元……目前,由浙江联通面向中小物流企业联合打造的车辆定位数据系统自上线以来,应用该业务的中小企业已经达到15万用户。本报记者 郭丽君 夏 静(更多内容见3版《大图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