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4日 星期六

    忘不了的眼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4日   12 版)
    董山峰在龙南县渡江镇新埠村帮村民采摘桑叶,并将桑叶挑到农户家中。

        想到一位70多岁老人失望的眼神,一份沉重感总是涌上心头。

        如果不是耳闻目睹江西赣州龙南县陈科发老人讲述山歌的故事,我们很难理解山歌在这位70多岁老人心中的神圣。三年前,陈科发告别了让他名利双收的花卉种植产业,告别了龙南县花卉苗木产业带头人的光荣称号,毅然转行寻山歌、唱山歌、传山歌、创山歌。客家山歌,原本是龙南农民喜爱和擅长的乡土艺术,近些年却濒于失传。当人们痛感丢失文化食粮时,陈科发成为抢救民间文化的带头人。在他的努力下,山歌又有很多人唱了,还排演成情景剧,制作MTV,带着时尚元素流行于龙南,成为农民表达情感的文化载体。

        6月29日,面对我们十几位到当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新闻工作者,陈科发老人带领一群农民演员在山坡上唱山歌、讲山歌,我们也向老人学山歌、问山歌,老人高兴得每一个皱纹都充满了喜悦。但是,当我们按行程计划离开时,老人的眼神顿时变得黯然,那时,他手里拿着一盘山歌光碟,正准备给我们播放。老人喃喃地说:“我原想请你们看完光盘给我们提提意见的。”

        和老人告别后,同行记者们围绕陈科发与龙南山歌的报道陆续发出,尽管这些文章可能让老人欣慰,可我还是忘不了他那失望的眼神。

        这个眼神让我想到,新闻工作本身就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陈科发的见识和党对文化事业的判断是共振共鸣的,他的努力和党的号召是共振共鸣的。陈科发痛感山歌即将失传而抢救山歌,为了山歌,他放弃利益,付出辛苦,花费心血;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身就说明我们党同样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不够“大发展”,急需“大繁荣”。这位为文化发展付出千辛万苦的老人,有千言万语想跟代表党的人说。在老人眼里,我们就是党派来的人。新闻工作者要明白,无论处理新闻报道还是采写新闻,都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有无这个意识,采访作风是不一样的,报道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陈科发老人的眼神提醒我们,新闻工作不能忽略宗旨。

        这个眼神让我想到,“走转改”首先就是满腔热忱地走,虔诚认真地走,深入到位地走。不这样走,就不可能了解真正的群众、真正的民生、真正的国情;就不可能对国民、国土和国家有到位的认识和感情;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民之喜、民之怨、民之求;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转作风”和“改文风”。

        这个眼神让我想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处理好广泛与精深的关系。这次我们到赣州想尽量多走一些红色遗址,多走访一些群众,多参加一些劳动。如果再有机会,我们要尽量精深,一定要在一个点、一个项目、一个群体中有更多的时间和体验。这样的体验可能会枯燥乏味,但是,连寂寞都耐不住的人还能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吗?还能作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判断吗?还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吗?

        因为陈科发老人的一个眼神,为了不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因我们的告别而失望,在即将告别龙南时,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节目献给渡江镇的干部群众。镇里的同志竟然把节目推荐给县委领导,决定让我们参加当晚的纪念建党91周年演出。不是我们的节目水平有多高,不是我们有什么文艺才能,而是我们的真挚感情打动了干部群众。他们需要真情,我们需要真情,时代需要真情,我们在赣州找到了真情。

        为了陈科发老人的那个眼神,我决定,经常回龙南,永远“走转改”!本报记者 董山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