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2日 星期四

    我这10年.百姓故事

    “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

    ——天津静海县西双塘村党支部书记陈立新创业历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2日 11版)
    制图:本报记者 郭红松、赵洪波

        “父老乡亲这么信任我,我就得对得起全村老少,对得起西双塘!”这是陈立新在1990年3月当选天津静海县双塘镇西双塘村党支部书记时立下的誓言。

        从十六大到如今的这十年,南运河畔的西双塘面貌一新,古街生情,小桥流水,荷塘飘香,文化广场轻歌曼舞,乡村校园花团锦簇,公共设施成龙配套……西双塘人过上了好日子!

        昔日的西双塘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新班子上任,陈立新定的第一条规矩就是:村里每个党员都要佩戴“共产党员”徽章,接受群众监督。他说:“党员要知道自己是个党员才行,能看出自己是个党员才行。”

        陈立新回顾创业历程时,感慨万千:“只要你有一种干事业的精气神,一心为公,一碗水端平,说话就灵,群众就跟你走……”

        村里穷,就办企业。陈立新带领全村兴工强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村已建成大小企业17家,年销售总额高达7亿元,利税6500万元。

        “自己的孩子自己爱”。看着多年来一手扶植的企业为集体经济积累立下汗马功劳,陈立新倍感欣慰,但心底也总掠过一丝隐痛:这些企业中很多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污染着脚下这片土地……那段时间,陈立新睡不着、吃不香,最后还是含泪使出了“关、改、调”三个杀手锏。他对村民们说:“咱这叫没造当代的孽,也不欠子孙的账。”

        住房差。他带领大家扒了土房盖砖房,扒了砖房盖楼房。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让全村300多户全都住进了二层小洋楼,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5平方米。2009年7月,又投入1300万元购置了环保锅炉,将过去一家一户的土暖气,改造成全天候统一供暖。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不用自己动手烧煤烧柴,热气从早到晚扑脸,城里人享受的,咱也享受上了。”

        环境差。村里就建花园,修荷塘,栽种花草树木,修建了30公里的水泥路、3万多延米的地下管道,安装了400盏新式路灯。修建了园林式垃圾处理场、水冲式公共厕所,组建了环卫队,将1100万元投在了加强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

        陈立新始终有一个追求:“要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新加坡嘛水平,西双塘就要达到嘛水平。”近几年来,陈立新逢人就讲“科学发展”。于是,西双塘就在高效农业上高投入:投资3.5亿元兴建了占地2000余亩的现代循环农业生态园,开发原生态林圃、设施温室、渔业养殖景园、酒堡葡萄园、特色果园、植物植被、开心农场;于是西双塘就在发展旅游业上下功夫:到如今,村里共投资1.8亿元开发了7个旅游项目,农家乐、民俗游、休闲游等设施逐渐完善,成为中国国际旅行总社确定的涉外旅游村。

        这些日子,陈立新总是将一本厚厚的《西双塘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翻来翻去。“这可是西双塘今后20年的发展蓝图!”为了这个蓝图,他专门请来专家,为村里出谋划策。“我的想法就是把西双塘建设成天津生态民俗旅游第一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村和中国北方新农村社区建设先导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