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敬畏“谨慎”

    作者:完颜平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1日 10版)

        党员干部一般都知道“两个务必”。但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两个务必”的感受则可能不同。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进京赶考前”对全党同志的一个提醒,它告诫我们,担任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时时处处保持“谨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几十年来,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将其作为“座右铭”,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但也有一些人在“赶考”途中不谨慎,掉了队,“不及格”,甚至交了有污点的答卷。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你我身边,就时不时有因不谨慎而犯错误的人。某干部刚进机关工作时,父亲生病,大老远从乡下来,却因交不起1800元而无法住院,有“朋友”送来1000元,他追到楼下送还,说“你这不是让我犯错误吗?”就是这样一个原来“很本分”的人,十几年后,却因收受巨额贿赂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忏悔录中,他说“最后还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想说谨慎不容易,守住底线更是难。而“谨慎”的防线一旦被打开缺口,就不可能“下不为例”,心理会越发贪婪,胃口会越来越大,手段也会不断翻新。不过,腐败总归有风险,于是有些人“既想收钱,又不想出事”,便给自己定下几条“潜规”,有的收有的不收。如此,看似“小心”,实则是心存侥幸,希望以此“保护自己”,规避查处,而忘记了“劝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当然,为官谨慎,也不是说看什么都是洪水猛兽,说什么都是唯唯诺诺,干什么都是畏首畏尾。而是说,要心中有定力,正念坚固,心地清静、光明磊落,不为喧嚣而迷惑,不为名利而心动,善于辨别是非,三思而行。一个人,一件事谨慎可以,件件事谨慎难;逆境时谨慎可以,顺境时谨慎难;人微言轻时谨慎可以,重权在握时谨慎难;一阵子谨慎可以,一辈子谨慎难。

        事实上,谁也不能说“自己天生就不会犯错误”;放松警惕,失去谨慎,皆有犯错误的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趋势。谁的面前都现实地摆着一张或多张试卷。一步不慎,就可能掉入泥潭。特别是那些手中握有人民赋予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这样的“谨慎意识”。如此看,牢记“两个务必”,不能总是当口号来喊,也不能只是“让别人去做”,似乎与自己无关。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每个人都当一日三省吾身,“今天我谨慎了吗?”敬畏谨慎,问在当下。不问心灵,何以问行为;不问自己,何以问他人;不问一人,又何以问一支队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