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潭公园有一座时传祥纪念馆,那里面的文字说明,凡“淘粪”都写作“掏粪”。近读报纸看到,有一组报道的大字标题也是《掏粪班来了新女工》。其实,“淘粪”不能写作“掏粪”。
《现代汉语词典》对“掏”字的一个解释是: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如掏钱、掏耳朵、掏口袋、掏麻雀窝。对“淘”字的一个解释是:从深的地方舀出污水、泥沙、粪便等。如淘井、淘缸、淘茅厕。
“掏”与“淘”这两个字,在“把东西弄出来”的意义上确有相似、相近之处。这也是它们容易被混淆的一个原因。但仔细辨别,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要弄出来的东西位置比较浅,一般为固体;一个是,要弄出来的东西位置比较深,一般为液体,或有液体成分。另外,“把东西弄出来”时的动作也有不同。掏的动作比较简单,把东西拿出来即可。淘则有清淘的含义,往往夹杂清刷、淘洗的动作。比如淘井、淘缸都是如此。水井(指农村的土井)里有淤泥、杂物,水脏了、臭了,需要清淘一下。水缸里容易有水垢、沉淀物,也要定期清刷、淘洗。这与简单的掏的动作不同。淘粪、淘茅厕,虽与淘井、淘缸不好类比,但淘的意思是相通的。过去农村甚至某些城镇的茅厕(现在也有),其实就是挖一个粪坑、安一个粪缸,好一点的修一个粪池子,拉屎、撒尿全在里面。清除粪便谓之淘粪。我理解,这是“淘粪”一词的本义。《光明日报》发表过一篇题为《高原“时传祥”》的短文,介绍西宁环卫工人赵红霞的事迹,其中说道:“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美观方便的水冲式厕所逐渐代替了以往的旱厕,传统意义上的淘粪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很多小街小巷由于道路狭窄,车辆无法进出,化粪池的清淘仍旧需要人工作业。”文中还把赵红霞称作“清淘工”。这里用的都是“淘”字,而不是“掏”字。
也可能有人会问:我们说“淘米”可以,怎么能说“淘粪”?这不是大倒胃口吗?
“淘”字不是只有一个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淘”的解释是:(1)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加水搅动,或放在水里簸动,使除去杂质。如:淘米、淘金。(2)到旧货市场寻觅购买。如:淘旧书。(3)从深的地方舀出污水、泥沙、粪便等。如:淘井、淘缸、淘茅厕。第三个解释我在前面已经引用过。“淘米”与“淘粪”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一字多音,一字多义,这是汉字的一个很普通的现象,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