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去6年多了,但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到吉林长春采访冯志远老师的情景,记得冯老师对光明日报的一片深情。
那是2006年3月下旬,我到吉林、宁夏采访退休多年、卧病在床的老教师冯志远。彼时,冯老师双目失明已经21年,因突发脑血栓从宁夏回到长春寄住在妹妹冯宝珍家也有5年了,他也从风华正茂的支边教师变成了77岁的垂暮老人。
令我敬佩的,不仅是老人高尚的情怀、感人的精神,还有他那惊人的记忆力。他一听说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就马上流露出明显的亲切感,他紧紧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他说:“我曾经是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很喜欢这张报纸。”接着,他又说:“光明日报的专刊办得不错,我尤其爱看。”冯老师的话,让我眼前一亮,马上追问一句:“您还记得我们哪些专刊?”这对失明21年、无法读书看报的老人来说,也许是提了一个“过分”的问题。没想到,冯老师的回答令我既满意又意外,因为他竟一口气点出了《东风》《文学遗产》《哲学》《史学》《经济学》等许多专刊。
冯老师还告诉我,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剪贴光明日报上的稿件,没几年就剪贴了几十本。特别是《文学遗产》上的文章,他几乎每篇都剪。他说,这些东西对他的工作、学习帮助很大。
由于时间关系,我这个话题就没有继续下去,但我记住了这个事,两天后到冯老师工作过的宁夏两所农村中学采访时,我抽空又问起此事,也再次证实了冯老师与光明日报的“历史渊源”。冯老师的同事说,冯老师长期自费订阅光明日报,他保存最多的也是光明日报。在冯老师的住处,剪报、卡片一直摆放得整整齐齐。有人还告诉我:进冯老师的屋子,可以喝水、吃东西,可以动他的任何用品,就是不能动他的剪报和卡片,谁要是把他的报纸、剪报、卡片弄乱了,冯老师会生气的!
在冯宝珍家采访时,我特意请冯老师为光明日报的读者写句话,为此我在头一天晚上有意多准备了几张纸。他高高兴兴地答应了我的要求。由于他看不见,手指也不灵便,有的字写得较小,有些字又叠压在了一起。这样,他又不厌其烦地在另外两张纸上重写了两遍。后来,报社不仅头版突出位置连续两天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塞上红烛”无悔人生》(上下篇),而且紧接着在头版突出位置刊登了我的采访侧记《“光明日报是我的老朋友!”》。这里要特别交代的是,冯老师的题词“向光明日报广大读者致意!”我是用特快专递寄到北京的,当时报社收发室的同志为了取到这个手迹,夜里11点多从家里赶到报社。由于冯老师多年不写字了,有的字经过编辑部六次拼对才拼接成功,最终以较好的面貌附在我写的采访侧记后面,显示了一位老教师的书法功底,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后来,冯老师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冯志远》,冯老师的妹妹冯宝珍专门从长春赶到银川参加电影首映式。我赶到宾馆看望,冯宝珍特别向我转达了对光明日报的谢意,对我这个采访的“主问”也有很深的印象。(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