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8日 星期六

    新闻背后

    有担当才有话语权

    张民华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28日   05 版)

        编者按

     

        从7月12日起,本报《国际新闻》版开辟“以正视听”专栏,针对国内外媒体的有误报道进行澄清,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国际新闻事件真相。截至目前,“以正视听”专栏已刊发《俄舆论支持政府净化网络》《“发现蒙娜丽莎遗骸”是个假新闻》《“禁枪”在美国是个敏感话题》《达赖在鼓励和纵容藏人自焚》等多篇报道,读者反响热烈,纷纷来信、来电表示肯定。本刊特邀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民华教授对专栏进行点评,并摘发部分读者来稿,以飨大家。

     

        7月12日,光明日报《国际新闻》版推出新栏目“以正视听”。当天,栏目刊发了一则总共只有57个字的“编者按”:今天光明日报开辟“以正视听”栏目,旨在针对那些有误的报道进行澄清,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国际新闻事件的真相。

     

        看似波澜不惊,却让我们又一次感知了在国际舆论场域里中国主流媒体的“蝶动”;没有大张旗鼓,却让我们再一次听到了行进在国际传播力的雄关路上中国记者的“发声”。

     

        作为光明日报的一名老读者,我透过“以正视听”这个窗口,察觉到了光明日报为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在内容选择和引导受众方面所做的新的努力与尝试。它的每一次努力与尝试,都折射着中国主流媒体坚守与秉持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于是,我们接连读到了《德国没有新闻法但有管制》《德国“议会民主”的尴尬》《“禁枪”在美国是个敏感话题》《在欧洲感受西方“新闻自由”》等发人深省的报道,听到了中国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发出的“自己的声音”。

     

        我们置身于全球化时代,同时又是全媒体时代。在各类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充斥受众眼球的是目不暇接,撞击受众耳鼓的是纷至沓来,我们获益良多,也困扰不断。毋庸讳言,大众传媒或囿于自身的价值观、能力、品行与体制,或受制于不同的媒体环境,其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往往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差异、偏颇乃至失真甚至是失误。

     

        面对众声喧哗,面对“信息洪水”和“信息茧屋”,需要有担当、有作为的主流媒体挺身而出,突出重围,以媒体理性涵养公众理性,以媒体责任激发公民责任。

     

        “以正视听”的问世,不仅再一次从一个侧面显现了中国主流媒体主动设置议程的胆识与才智,而且也进一步宣示了中国主流媒体的勇于担当与敢于作为。

     

        从目前已经读到的“以正视听”栏目的稿件中,我们注意到了这一栏目议程设置方面的创新律动和一些有益探索:

     

        关注世界上的热点新闻,以国内外媒体的“有误报道”为突破口,澄清事实,揭示真相,是“以正视听”主动议程设置的立身之本。栏目锁定了“第一目标”,就是澄清“那些有误报道”的事实,揭示“国际新闻事件的真相”。

     

        于是,我们从栏目中了解到了一个个被澄清的事实真相:一些国内媒体关于澳大利亚“高智商”赌博俱乐部的成员是数学家的“报道有误”;《纽约时报》所做有关“俄出台新法案限制网络内容”报道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英国《每日邮报》有关“发现蒙娜丽莎遗骸”的报道“是个假新闻”……这种锁定“有误报道”进而澄清事实,揭示真相的报道,切中要害,弹无虚发,有效掌控了话语权,取得了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优化整合每种新闻资源以切实增强国际传播力,是“以正视听”议程设置中的制胜之道。为了确保新闻来源的真实可靠,“以正视听”稿件的作者均为报社派驻当地的记者。他们运用第一手的新闻素材采写的报道,事实明晰,证据确凿,令人信服。由于记者身在“第一现场”,能够在“第一时间”采访到第一手的新闻真相,既能够保证新闻时效性,也能够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短兵相接”,“一以当十”,是“以正视听”在议程设置时为吸引受众回归做出的正确抉择。我们注意到,栏目中稿件多为字数1300字左右的“千字文”。话题集中,言简意赅,能够适应当下读者“微阅读”“轻阅读”和“快阅读”的需求。

     

        在“第一目标”下,正是凭借着“第一作者”“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和“第一文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以正视听”取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稿件被许多新闻网站第一时间转发。

     

        有担当才有话语权,有作为才有传播力。话语权的强弱、传播力的大小,是国家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直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中国主流媒体提升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的改革与创新仍任重道远。

     

        传媒是当下全球化社会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主要工具。全球传播中的西方媒体,在国际话语权争夺战中构建了“话语霸权”,发展中国家的媒体仍处于相对劣势。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我国主流媒体增强议程设置能力、创新传播策略技巧,努力建构与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持续上升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光明日报》的“以正视听”让我们看到主流媒体的一种努力,一个尝试。我们对它满怀期待。

     

        (作者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读者声音

     

        让谣言止于智者

     

        “以正视听”专栏报道敢于坚持真理。《有关澳数学家涉赌报道有误》一文,记者用过人的新闻素养与敏锐的新闻观察力,对这些人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他们的生平,报道不浮于新闻表象,而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深入思考,及时报道,树立了坚持真理的榜样。开设“以正视听”,符合光明日报在重大事件上敢为人先的一贯风格。其实可以把这个专栏推而广之,对国内的不实新闻,也要进行揭露,让读者了解事实真相。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正确引导舆论,让谣言止于智者。(湖北武汉读者 唐崇维)

     

        去报道浮躁之风

     

        “以正视听”栏目想读者之所想,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更全面了解国际社会的窗口。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读者更需要从庞杂的信息中进行辨识和选择,光明日报匡正错误报道,显示出大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正视听”急新闻报道之所急,去新闻报道的浮躁之风。一些媒体的国际新闻往往直接翻译国外报道,不经求证就公开发表。“以正视听”栏目刊发的都是来自新闻发生地驻外记者的报道,他们深入一线实地采访,仔细求证,多方调查,掌握了准确的一手资料,扎实的采访作风引领了国际新闻报道的良好风气。(山东济南读者 王皇)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一些媒体为追求所谓眼球效应,捕风捉影导致不实报道出现,这不仅混淆视听、误导群众,而且使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遭遇挑战。光明日报适时开设“以正视听”专栏,敏感地把握当下国际热点,以独到的眼光和准确的信息,还原国际新闻事件真相,以小见大,精心编排,彰显了中央主流媒体实事求是的办报原则,突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起到了表率作用,尽显光明日报求真求实的魄力和胆识。

     

        (广西柳州读者 黄羽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