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星期四

    一座艺术创作的宝藏

    黄艾禾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9日   07 版)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丽江。来到丽江的人都要到木府一游。可你知不知道,这样一座仿佛缩版故宫的雄阔王府,里面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沧桑和人生传奇?这一座座的院宇楼阁的曾经主人们,他们经历过什么样的命运沉浮,在整个国家的大转型中,他们又是如何导引着这个民族的命运?

        所以,当我得知电视剧《木府风云》已经开播时,心里一阵欣喜。终于有人把这一切搬上屏幕了,那些写在史书中的一页页文字,隐匿在楼台亭榭间的文化,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终于变成了今天我们可闻可见的活生生的人物风云故事。

        但把史实和传说转化为今天观众喜见的电视剧,并非易事。民族问题向来是一个敏感区域,如果把电视剧写成一部民族团结的严谨教科书,政治上是保险了,但电视剧的观赏效果必然很差。所以《木府风云》没有选择这样做。我们看到的40集《木府风云》,是一部娱乐色彩非常丰富的作品,这里集政治与权力、爱情与女人、阴谋与战争、亲情与背叛、复仇与宽恕等等娱乐因素于一身,乃至武打场面也拍得有板有眼。你可以联想起《甄嬛传》《大长今》及一系列时下流行的影视剧,觉得里面的故事线索甚至都有些太密集,太纠结,主人公的命运特别是女主角阿勒邱的命运也太曲折离奇,不仅是她,这所王府里的另外几位主角如诺兰、木增、木旺等等都是几番死去又复活——兄弟之间反目,仇人卧薪尝胆十数年的潜伏暗杀,女人间为争宠的宫廷内斗,矿山劳工反抗压迫杀死木府总管后以变态男形象掩护自己经年……而编导倾力塑造的女主角阿勒邱,则是以德报怨的典型,她对于所有的敌人都予以宽容和宽恕,最终实现“以德治府”,她的敌人终被她感化,她不仅成为木府土司的正夫人,而且成为木府后宫的最高总管。

        我们看到在《木府风云》的结尾,是非常诗化浪漫的一笔:阿勒邱在被刺杀以后,她的丈夫木府土司木增极度悲伤而不能自拔。他把自己的土司王位传给了与阿勒邱所生的儿子木懿,自己走进了深山,这时屏幕上打出了字幕,说明木增土司一生为民族团结做了大量贡献,时年36岁时“不知所终”。然后,是木增与阿勒邱在山崖流水间的一幅幅同游同歌相亲相爱的画面,它在告诉观众们,木增因为阿勒邱的死,而到山林间了此残生。因为有了很确凿的字幕,给人一种感觉,这一幕是历史上确实发生了的。但是我查到的史实是,木增,木府的第13任土司,在11岁时就继承了王位。他是木氏土司世袭470年共22代中,学习汉文化最多,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图书的保存方面都取得较大成就的一代明主。他确实是在36岁时将自己的土司王位传给了儿子木懿,但大致原因,是因为他对当时正处于崩溃前的明朝政府极度失望。他在深山里隐居了多年,在玉龙山南芝山别墅静居,把大半生光阴花在参神秘居,写诗赋文和教育子弟上。他还招迎中原文人名士和各方人才到丽江,促进文化交流,直到59岁时方才逝去。

        一座巍峨壮丽的木府,它能给人们提供的想象空间与再创作,不会止于一部《木府风云》。我们可以从爱情与权力、复仇与宽恕等角度构建出一部木府的风云故事,这是我们今天对这座宫府的一种认识与解读,我们将来也可以从纳西人自己的眼光角度,写出一部非汉族视角的民族自立史,或者,我们有一天也可以从木府的故事中,理出一个西南民族的发展脉络。木府历史的风云故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不同年代的人们依据他们不同的文化积累与观察理解,将能淘出一个个的煌煌宝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