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星期四

    暑期服务信息

    伏天需避湿邪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9日   10 版)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记者田雅婷 实习记者张悦如)7月18日起,我国正式进入了一年中最暑热难耐的三伏天。北京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告诉记者,伏天前后,医院里肺部感染、尿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开始增多,其主要症状为高烧反复、不退。怎样才能安然“度伏”?饮食起居该注意些什么?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伏天中有哪些禁忌呢?

     

        “夏季人们较容易被湿邪所伤。”姚卫海介绍说,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外邪过重会导致内湿,从而引发中暑、肠胃炎、发烧、呕吐等症状。因此,应注重祛暑化湿、清热解毒,特别是慢性病患者要格外小心。建议夏季家中常备人丹丸、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饮食上要注意卫生,口味清淡忌油腻,切勿太过贪凉,不能一味进食凉性的瓜果蔬菜,否则会增加肠胃负担。

     

        姚卫海建议伏天多食用绿豆和冬瓜。绿豆汤能清暑益气、止渴利尿,冬瓜同样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的人应谨慎食用。除此之外,酸梅汤也是伏天不错的选择。

     

        “居住环境也是造成人们伏天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姚卫海提醒有老年人的家庭中,应特别注意控制室内温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过低会给身体机能带来损伤。

     

        此外,现在很多医院都在开展三伏贴治疗。姚卫海表示,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咳嗽等疾病,并非所有人都适用。皮肤敏感人群应谨慎贴敷,年轻人、没有症状的人也不要跟风。而且,很多人误以为三伏贴就必须在三伏第一天贴才有效,其实只要是在三伏期间贴敷,就能获得治疗效果,不必非要“赶日子”。

     

        链 接

     

        伏天,是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意思是隐伏以避盛暑。

     

        也有说“三伏”,是指在阳气之下,埋伏着阴气,虽然酷热难当,阴凉却已在暗地里滋生。

     

        《初学记》卷四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2012年,夏至为6月21日,入伏为7月18日,今年三伏天为7月18日至8月17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