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国家的历史和记忆,往往与其复杂的战争经验缠绕在一起。这个国家对战争经历的叙述、对战争记忆的建构和反思、对战争角色的想象和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出它的国家意志。战争纪念碑,就是这一独特历史和记忆的载体。后来的人建造、观赏、维护和体认纪念碑,不仅可以重构过去或再现历史,甚至可能重组对历史的记忆,进而塑造新的传统,形成新的民族精神。
在美国的历史叙述中,“战争”是一个有着特殊含义和多元价值的概念,从1775年4月莱克星顿打响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开始,至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和1959-1975年的越南战争,美国已在“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名义下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尽管种种经济利益、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的冲突令这些战争的实质和真相变得扑朔迷离,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成了美国人的文化遗产,并以纪念碑的形式警醒着后来的人。
在美国华盛顿的中心广场上,以庄严、古朴的林肯纪念堂和方尖塔形的华盛顿纪念碑为中轴线,与之垂直,在这条线的左右两侧,分别矗立着美国越战纪念碑和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的主体是一组19个真人大小的不锈钢士兵群雕像,19个士兵都戴着钢盔,披着雨衣,持枪前行,他们的表情很警戒也很紧张,碑文写道:“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群雕右侧是一面嵌满数千名阵亡官兵面孔的黑色碑墙,微笑的、镇静的面孔映刻在黑色的花岗岩中显得异常诡异,黑白漂浮的光影效果反而令人感到死亡来临前的恐惧。右前方的纪念碑上则刻着“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字样以及以联合国名义参战的国家的名字以及阵亡、失踪、被俘、受伤的美国士兵人数和联合国士兵人数,没有具体的人名,只有生硬的数字和令人绝望的失落感。
在中轴线的另一侧,是呈125度角开放的V字型越战纪念碑,碑整体由150块深黑色的花岗岩石组成,总长492英尺,全部位于地平面之下,两面的交界处最高,左右两侧渐渐低斜下去,像两把直插入地下的利刃。这座纪念碑的线条极其锋利,造型也极其简朴,除了刻满碑面的无数个阵亡战士的姓名以及“1959”、“1975”两个战争的起讫年代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装饰和文字评价。然而,V字型的纪念碑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它诱使每个参观者不得不靠近碑墙,细细阅读和辨析碑上刻的姓名,那种探身的姿势像是在与每个名字交谈,而看似铺天盖地、无穷无尽的名字更令观者心生敬畏和沉重感。
越南战争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朝鲜战争也被认为是“一场错误的战争”,到了20世纪初,把美国人描述成英勇捍卫世界民主、坚守自由独立的高大形象的历史叙事已经非常令人质疑了,一些美国本土的历史学家也开始尝试用新的历史观和道德观来修订美国人的传统和记忆。越战纪念碑和朝鲜战争纪念碑象征了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黑色的碑墙和银色的人物群雕形成令人刺目的反差,它们又共同连成一条粗重的直线,将以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为两端的中轴线生生隔断,在美国乐观、自尊、信心十足的宣扬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插入一段沉痛的记忆。战争所毁灭的,不是某种抽象的荣誉或理念,而是无数个具体实在的个人,是人类因此而丧失的对人性之善的信念,是越来越被抛离的和平理想,是对历史进步的巨大怀疑。越战纪念碑上的密密麻麻的名字、朝鲜战争纪念碑上的数字和无名浮现的面孔,都印证了“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即使战争被冠以正义之名——“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通过杀戮和死亡换来的胜利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
任何对集体战争的反思都应当从对个人的反思开始,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历来是我们对美国精神和美国梦的认知,就像康科德国家历史公园中的民兵铜像所展示的那样,每个个体在战争中都是不可替代的,他是“一分钟人”(the minute man),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他决定了战争的结果,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后人对于“自由、平等、独立”等抽象概念的想象。因此,记忆不是沉默的,建筑也不是无声的,华盛顿纪念碑引导后人思考独立,林肯纪念堂充满着对平等的向往,而越战纪念碑和朝鲜战争纪念碑则激发后人对自由的反思。美国华盛顿中心广场的纪念碑系列塑造了美国人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身份,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从世界各地前去参观的人,对观者的个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了潜隐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是几个国家或几种势力的对抗,而战争纪念碑所带给人的思考则是全世界人类不得不共同担当的责任,人类有必要学会跨越地域的边界,克服民族的情绪,共同面对和修复人性的破损,共同筑造理想的未来。
赵静蓉,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比较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