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6日 星期一

    身边的“郭明义”·白血病男孩殷懿:

    活着,还要活得有价值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6日   09 版)
    郭明义看望殷懿。 (辽宁科技大学提供)

        两年前的7月4日,郭明义第一次走进辽宁科技大学,从此,与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让郭明义始终牵肠挂肚的,就是他;9月10日,郭明义再次走进科大,为他举行足球义赛。

        7月11日下午,他——患病后又重返校园的殷懿,手捧着刊登有《鞍山有个“小郭明义”》的光明日报,坐在校党委宣传部的办公室里,笑容像夏花一样灿烂。

        “我现在觉得自己的生命非常珍贵,用大家的爱心换来的生命,我必须珍惜。这种珍惜不仅是好好活着,还要活得有价值,对社会和他人有用。”殷懿说,正因为如此,我和刘睿一样,在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了字。

        “刚得病时,就是胳膊上有小淤血点,脑袋迷迷糊糊的,没太在意。当时还和高中同学在网上开玩笑:赶紧回来看我吧,我得病了。我妈是初中教师,当时正值中考,每天忙于辅导学生,也没太在意。”

        “中考结束后,我妈带我到医院检查。晚上,医生打来电话,让我赶紧到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复查,说我的病很重,是‘急性再生性障碍贫血’。我妈是教师,爸是下岗职工,一直给人打工,收入很低。”殷懿说,“这个时候,恰好郭老师到我们学校作报告,当即到医院看我,并掏出钱来给我。”

        “有一天,血小板降到最低点,我昏迷了。当时医院没有血小板,我只能等死。这时,郭老师来了,打电话向鞍山血站求救。因为郭老师长年坚持献血,和血站建立了密切关系,有号召力。在他的争取下,血站送来了血小板,我才缓了过来。”

        2010年9月10日,辽科大的毕业生们,得知小师弟得病,便邀请郭明义,组织了一场爱心足球赛,为殷懿筹得善款13143元。

        9月17日,郭明义发起救助殷懿活动,100多名同学采集了血样。“殷懿,多么希望我的血型能和你匹配呀。”这是现场每位同学发自肺腑的心声。

        10月12日,郭明义利用在人民大会堂为首都人民作首场报告之机,抽空来到天津,看望殷懿。

        10月16日,辽科大“郭明义班”和“郭明义爱心支队”成立,“郭明义班”班主任曲文泉老师带领爱心支队成员吴大伟、刘睿和李鹏达,冒着凛冽的风雪,到天津看望殷懿,并带去全校师生的爱心。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殷懿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重返校园。殷懿说:“罹患疾病是不幸的,但我庆幸身边有那么多‘刘睿同学’,也庆幸活在了‘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时代。”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特约记者 刘 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