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走基层·干部手记(35)

    下乡干部要做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旗委书记 潘金生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4日   01 版)

        今年年初,我在下基层时,与六合镇振丰村80岁的老党员梁玉昌拉家常。老梁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感到了“压力”,他说:“潘书记,我和你说实话,我对现在的干部下基层不满意,村民大会开得少,农民了解政策少,干部真正入户少。”

        我问他:“镇里不是有包村干部吗?”梁玉昌说:“你们的包扶,就是春天包种地,冬天包过年。光访贫问苦、临时救济不行。现在我们农民真正需要的是发展生产的思路、项目、领路人,得想办法让大家都富起来。”

        老党员的直言,让我陷入了深思……

        随后的二十几天里,我带着这个问题对全旗11个乡镇的不同类别的村屯进行了调研。随着调研的深入,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过去旗委、政府成立包扶工作队,把农民当做弱势群体,一年两次帮扶,对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助推作用不大。现在,我们不能仅仅把农民看作是帮扶的对象,而要把农民作为增收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包扶工作队改为引领工作队,成立了旗、乡、村三级引领工作队,形成了覆盖全旗的引领工作队网络。

        今春以来,引领工作队的1000多名党员干部活跃在阿荣旗的农村基层,与农民融为一体,扑下身子为“三农”服务。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实践,全旗农村的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霍尔奇镇后山根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合作社,全部实现现代化耕作方式,实现了“农民种地不下田,项目支撑先得钱,打工还能挣份钱,秋后又能分到钱”的模式。

        “三农”一兴,满盘皆活。看到引领工作队的同志们一张张晒黑的脸庞,我对大家说:“以后看干部的政绩,就是要看他的脸上有没有黑土地的颜色,身上有没有泥土的芳香。”

        (本报记者高平推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