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

    刘志军 严淑华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4日   11 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如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不仅鲜明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而且明确回答了当代中国国民教育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的“四位一体”的内容不仅确立了德育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而且涵盖了理论修养、思想教育、品德培养、心理培训等各个方面的价值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由国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国民教育体系显然是最基本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要依赖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从广义范围来说,国民教育应该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网络。

     

        一是家庭教育途径。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起点,在家庭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家长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不仅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作表率,更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一种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教育。家庭生活将伴随人的一生,人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无论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还是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都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家庭教育抓起。

     

        二是学校教育途径。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学校是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各种社会实践等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学校教育过程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针对各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方案。

     

        三是社会教育途径。从社会教育方面来说,社会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强化和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要求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一项需要多方关心支持的社会工程。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才能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性社会环境。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其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开展

     

        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促进青少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就必然要注重社会实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之中,让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情感认同、实践认同,真信、真用。

     

        一是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利用实践基地加强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二是开展社会调查。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设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改善、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主题,使青少年学生充分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认同。

     

        三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社区、街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甚至一些区域性、全国性的社会公益活动,可以使他们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点,能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对历史使命的积极回应、对时代责任的勇于担当。让青少年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塑造自我,真正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共进,自觉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潮中。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