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院长论坛

    高职生的素质教育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杨翠明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4日   10 版)

        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迁

     

        我国从1999年开始办高职教育以来,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教育部先后有三种主要提法: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不同时期的不同提法,基于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反映了我们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认识水平。

     

        2000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还在高峰期,大量仿制、加工型生产企业需要一支机械性操作的流水线作业大军,为解产业技术人才需求燃眉之急,职业教育强调就业导向,强调专业对口,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强调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职业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生产由刚性向柔性的转变,高新技术的快速应用,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规格发生了悄然的变化。2006年将“高素质”纳入了人才培养规格,2011年提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中的“高端”既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高要求,更有对“综合素质”的高要求。职业人才不再简单强调操作技能,还要求有较好的基于高素质的持续发展能力。

     

        对高素质的理解

     

        从2004年开始,我校就把“双高”(高素质、高技能)规格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专家学者对“素质”有许多论述,素质涵盖范围十分广泛,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我们对高职生的素质是这样理解和分类的:

     

        ——良好的公民素养。要建设现代文明国家,要成为全球化大潮中有影响、负责任的一员,没有现代化的公民是不行的,而教育肩负着培养现代公民这一神圣职责。公民素养的核心包括:民主素养、法治素养、契约精神、公德意识、全球化意识等等。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首先是一个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公民,然后才是一个企业的员工。高职院校的公民教育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缺失,这要求高职院校还要回头去补本该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完成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我国社会转型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深入,这对公民民主和法治素养、尊重多元文化的全球意识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解决这两个难题,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良好的身心素质。身心健康才能快乐的工作和生活,学校教育决不能为了知识和技能目标而牺牲身心健康,相反,应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只是每周开设一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指导教师、场地设备、时间和管理办法等方面,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心理健康也不是仅靠上几堂心理指导课就能解决问题的,要在“阳光活动”中培养阳光心理。

     

        ——良好的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如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和尊重,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与鉴赏,对人类自身及他者的关怀同情等。

     

        能够记住大量的历史事实、能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会画画等等,只是掌握了人文知识,不等于具有了人文素养。只有具备相应的价值观和情感,人文知识才上升到了人文素养。因此,不要把人文素质课程搞成了简单的知识传授或特长培训。

     

        ——良好的科学素养。其核心是科学精神:怀疑精神和实事求是。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证实或证伪一个问题,都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是用权威和教条来压制。由于十多年复制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的痼疾,我们的学生记住了大量“标准的”科学知识,也训练了基本的科学技能,但盲信权威、盲信本本,缺乏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强调“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格时,曾经允许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显然,在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的今天,这种只要求记住结论的教学原则应该调整。没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学生只能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其职业生涯就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这也是高职生与中职生或技工生的主要区别。

     

        ——良好的学习能力。知识爆炸,技术日新月异,新行业、新职业不断涌现,人的兴趣爱好也会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学生在学校三年不可能把一辈子要用的知识、技能都掌握。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把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知识可以传授,技能需要训练,素质只能养成。“养成”有两大特点,一是必须通过亲自实践、体验,别人无法代替;二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反复实践。

     

        高职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继续。不可否认,我国基础教育没有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而是把知识积累放在首位,“应试教育”很严重。在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总体水平不高的前提下,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都进入本科学校就读了。进入高职学院就读的学生,各方面素质都不足,尤其在公民素养、科学素养、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等方面与“高等教育”的差距很明显。高职学院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补基础教育的课。

     

        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性质,决定高职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比中等职业教育或技工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应该具备解决现场新问题、新情况的出色能力。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使之不同于本科的通识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要更加强调专业素养。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学校首先按照“素能并重”原则设置包含公民素养模块、身心素质模块、人文素养模块、专业素养模块等四个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是大力推行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开发基于产品、项目、情境载体的校本课程,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开展社会实践,强化过程考核和动手能力考核。三是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营造“校园处处是教室,员工人人是老师”的育人氛围,构建第一课堂(课程教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第二课堂(校园生活)注重养成,润物无声;第三课堂(社会生活)培养责任,拓展理想的三课堂育人体系。同时积极推行基于选课制的学分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启动专业的海外服务方向创新试点,适应全球化需求的人才所必须具有的高素质、高技能要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