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2日 星期四

    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②

    大连保障房:幸福来敲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2日 07版)

        承载数以万计中低收入家庭梦想的保障房正在大连拔地而起。“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大连市政府承诺要完成12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如此前所未有的保障房建设规划,足以说明政府在百姓住房问题上,将扮演更为主动的角色。伴随着保障房蓝图步步变为现实,中低收入家庭心中的期盼更加热切,幸福将从这里启程。

     

        保障房全市“遍地开花”

     

        张慧这两天逢人便讲“惊艳!比想象的好多了。”他是为数不多的见过公租房样板间的市民。明亮的房间,小而精致的厨房,蓝色的装饰点缀给盛夏带来了一丝清凉……目前大连泉水公租房B区已建成7个户型公租房样板间,不久16个户型全部出炉后,将对市民开放。

     

        大连泉水公租房共1.3万套,始建于去年,是辽宁省最大面积的公租房社区。大连市确定今年将建设135万平方米、3.5万套公租房,建设数量和开工面积均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保障房建设”再度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中,大连市政府共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28682套,全市“遍地开花”。

     

        建设速度如此之快,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如何?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局长王晋良告诉记者,市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从公租房项目开工伊始就全程介入,从材料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另外,大连市还出台了公租房装修标准,实行公租房逐套验收,让保障群体既能住有所居,又能住得舒心、放心。特别是泉水公租房小区,将力争建成国家级公租房示范社区。

     

        设计“双轨制”住房体系

     

        近年来城市房价过高,保障性住房的重要作用凸显,保障惠及面急需扩充。经济适用房面向的群体是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低保户家庭住房,但介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之间的人群日渐增多,对保障性住房体系提出更多需求。住房供应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单轨制”难以解决实际需求。

     

        这正是大连大手笔建设公租房的最重要原因——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体系,对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中高收入人群则由市场提供商品房,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全覆盖。

     

        大连在实施住房体系“双轨制”中,还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人群纳入公租房保障体系中,未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将以公租房为主流。

     

        今后,符合廉租房、经适房保障条件的家庭以及在他们之间的群体,都将纳入公租房保障范畴,这样,公租房将成为最主要的保障性住房。目前,大连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已经得到了“应保尽保”,未来出现的“适合廉租家庭”,将通过公租房解决住房问题。

     

        首创“住房公积金建公租房”模式

     

        大连现在已经安排保障房6.5万余套。按照计划,2013年至2015年,大连将再建设保障性住房5万套,到2015年,安排保障性住房近12万套。到“十二五”末,大连市力争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城镇居民家庭户数20%以上,使百姓居者有其屋。

     

        经过两年的探索,在建设和管理公租房上,大连已有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大连创新思路,安排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泉水公租房B区建设任务。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谭臻尧介绍,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供贷款并直接承建,负责租后管理,拥有全部产权。这种做法在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尚属首创,既缓解了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难题,又拓宽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渠道,确保贷款无风险,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委和国内同行业的充分认可。

     

        本报记者 吴 琳 本报通讯员 张 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