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将于7月12日在南宁开幕,届时各国政要巨商、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泛北区域城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中马产业合作等问题,推进合作向纵深发展。
从理念发端到实质推进,从合作亮点到实践成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泛北合作区域将在今后10年间成为最令人兴奋的增长区。”诺贝尔奖获得者姆斯·莫里斯如是说。
渴望发展的共同愿景
在去年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论坛闭幕式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方专家组发布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了合作的目标、原则与模式,确定在基础设施建设、港口与物流、贸易投资便利化、农业、旅游、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产业等七个领域优先开展合作。这标志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中国—东盟全面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仅一湾之隔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许多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悠远的文化传统已在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形成了一条纽带,这纽带正成为共同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在泛北合作框架下,可以更有效地规范和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高次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渴望发展的共同愿景,使泛北合作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13个部委、省区联合主办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6届,成为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品牌。
曾参加泛北论坛高峰论坛的马来西亚交通部副部长惹拉因末萨说:“片绿成山,滴水成河。通过泛北合作框架,势必迎来全新发展时期。”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则直言:“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泛北部湾地区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
事实上,在各国的共同推动下,泛北合作早已从共识走向实践,在投资贸易、交通、物流等许多领域付诸实施,成为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
有“一廊连七国”之称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目前已基本贯通南宁至新加坡公路通道。泰国发展研究院首席经济顾问怀萨恩表示,泰国与越南、柬埔寨能够通过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减少物流和交通成本35%以上。此外,广西已开行南宁至越南的国际列车,修通了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同时获批到越南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24条,其中已开通10条。
中国与泛北国家之间的跨境合作也从设想变成现实。2010年9月14日,广西与越南广宁省共同签署《共同推进建立中国广西东兴―越南广宁省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协议》;2010年6月,东兴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与境外无缝对接,真正实现“贴边发展,互连互通”的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也于2011年6月实现封关运作。
今年4月1日,位于广西钦州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举行开园仪式。预计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中马钦州产业园有望打造成马来西亚企业进入中国大陆投资的快速通道、示范窗口,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10+1”合作的典范。
在金融方面,中国与越南、老挝等央行签署了双边结算合作协议,使地区性的金融合作机制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11年6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东盟人民币跨境清算(结算)中心挂牌开业,对广西增进与东盟以及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泛北合作凸显“广西力量”
泛北合作的渐入佳境,使位于其核心区域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呈现出千帆竞发的态势,并且愈加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5月,预计投资600多亿元、规模达千万吨的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全面开工,这是目前中国西部沿海规模最大的钢铁项目,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发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这仅仅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中石化北海异地炼油项目建成投产,改写了我国西南地区没有大型炼油厂的历史;北部湾石化和化工产业从2006年的几十亿元产值猛增到2011年的1020亿元;防城港市短短几年引进磷化企业20多家,成为我国最大的磷酸出口及加工基地……截至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共集结印尼金光等16家世界500强企业、17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成为国际国内产业资本的新聚集地。
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强劲带动下,广西已成为我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去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95.6亿美元,其中与泛北部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占广西与东盟贸易总额的99%以上,而泛北部湾国家已连续12年成为广西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