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

    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①

    重庆: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圆200万人安居梦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1日   10 版)

        7月24日至8月1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康居西城”公租房将签约入住。自2011年4月16日全市第一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迎来首批承租户后,重庆市已通过摇号配租分配了11万多套公租房,惠及群众30万人。

     

        重庆市于2009年底提出修建公租房,解决不属于廉租房保障对象、又暂时买不起房的“夹心层”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2010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住房调控思路,决定3年内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改善约200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

     

        构建“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紧邻重庆机场高速公路和轻轨站的“民心佳园”,是重庆的第一个公租房小区。这个可容纳4.5万人居住的小区内有运动场地、超市、水体、中心景观绿地、幼儿园和小学等配套设施,还设计了约3000个车位,3.79的容积率也低于重庆许多商品房小区。这样的“品质小区”,租金却只有市场价的6成左右。

     

        低租金的“底气”在于较低的建设成本。重庆市的公租房都是按照中等商品房的标准设计施工的。承租人只需配置家具、电器,就可以直接入住。这种标准的公租房,目前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为2000多元。建设成本低是因为公租房建设用地由政府以划拨方式供应,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公租房建设施工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府收购、改建住房作为公租房的,免收相关税费。

     

        建成公租房是重庆市构建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并举的住房供给体系的重要举措。按照这一思路,重庆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改善约200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对中端住房需求,重庆将房地产投资控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按城市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规划房地产开发项目,将楼面地价控制在房价的1/3以内;对高端商品房,则率先开展房产税试点,规范高档商品房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有效抑制投机炒房和不合理高端消费。

     

        严密监管杜绝“漏洞”

     

        重庆最初对公租房的保障对象作过收入限定,即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但重庆市2010年职工家庭工资及财产性收入人均为2992元,人均月收入1500元仍属低水平。因此,重庆市取消了对公租房申请者的收入限定。这一“微调”,使更多的“夹心层”人群能够圆他们“住有所居”的梦想。

     

        取消收入限定后,重庆市将公租房保障对象明确界定为三类人:一是本市无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二是大中专及职校毕业后新就业的无住房人员,他们有住房需要,但暂时还没能力买商品房。三是进城务工及外地来渝工作的无住房人员。这种界定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很难浑水摸鱼。

     

        重庆的公租房实现了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三位一体”。公租房建设启动后,不再单独集中新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公租房。公租房在租满5年后,将有部分用于出售,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可申请购买,转换成有限产权的经济适用房。但公租房不得进入二手商品房市场交易,购买人需要转让的,由政府回购。

     

        重庆市还设计了惩罚性的强制退出机制。对于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公租房租住,擅自转租、转售、出借和抵押公租房,空置房屋或欠交房租6个月以上,以及违反租赁合同,承租人或购买人所占有的公租房都被强制收回,其行为将记入个人信用档案,5年内不得申请公租房。

     

        把公租房小区建成和谐幸福小区

     

        公租房小区聚集了不同类型的群体,由于承租户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不尽相同,如何协调邻里关系、规范居民行为、化解内部矛盾,成为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在建设环境优美的公租房小区的同时,重庆也积极探索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把公租房小区建成和谐幸福小区。

     

        构建管理网络。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和公租房小区属地政府联合组建社区管理委员会,整合属地有关部门和驻小区单位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承租户委员会、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网格化管理。

     

        创新服务方式。每个公租房小区的物管公司都是经过招标选聘,只有一级资质的物业公司才能为公租房小区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结合小区周边的产业,对小区居民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

     

        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小区篮球赛、节日联欢会等文体活动经常化,开设“每周一课”的市民学校,同时通过每周一期的小区专栏、短信教育平台,引导承租人培养文明意识和行为,提升居民素质。居住在民心佳园的黄树明说,公租房小区的整体环境比过去好多了。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李 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