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

    探 索

    地方社科院要为转型发展“解渴、解扣”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新智库”探索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1日   05 版)

        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揭牌成立,这是本年度上海社科院新建的五个研究所之一。“新所的成立,将在传承传统研究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齐短板,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系统性、国际性和实践性,参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潘世伟说。

     

        新的历史时期,专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地方社会科学院,应该怎样发挥作用,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沉下身去,处处都是舞台

     

        2010年2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批准成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这标志着成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发布会上,联合国代表对此次申报的首席专家花建说:“祝贺你,今天的喜悦属于中国。”而在花建和同事们看来,这喜悦也属于地方社科院。

     

        2007年,受成都市政府委托,花建所在的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承担起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工作。他们发挥智库专长,从基础研究开始,完成了《文化成都——把什么样的成都带入2020年》的研究专著,再从理论到实践,全力推动创意城市的建设。赴联合国的申报陈述,一举打动了众多评委。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社科院偏重于纯理论研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不多,以至于有人担心,地方社科院越来越“边缘”了。花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地方社科院空间无限,大有可为。关键在于,能否沉下身去、静下心来,提供“解渴、解扣”的高质量研究。

     

        从2004年起,上海社科院开始探讨智库建设的设想,2006年形成了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的新表述,这一目标在2007年初正式明确。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告诉记者:“地方社科院的新智库建设,不同于高校和政府的研究机构,而能兼具各方优点: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人才优势,既贴近决策又相对独立,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中长期,从而把思路转化为可选择、可操作、可提升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

     

        “党和政府的重视和要求,上海转型发展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实践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潘世伟说。

     

        创新机制,持续激发活力

     

        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动力在哪里?上海社科院领导亲自带队,集体攻关完成“十二五”规划学者版,同时形成25份内部专报,一些意见和建议被吸纳进最终发布的上海市“十二五”规划,这一成果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组织力量编制教育、医疗、社保等改革平行方案,也成为上海社科院介入决策咨询的独特方式。

     

        在潘世伟看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就是地方社科院深化研究的自觉着力点。问题在于,如何把研究人员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持续调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

     

        研究所是社科院的实力所在,也是新智库创新建设的主体。通过对全院20个独立编制单位撤并重组,上海社科院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等5个新所,先行实施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所长三年一聘,与院部签订责任书,实施以智库业绩为导向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包括科研重点目标和所级综合竞争力排名。年度考核结果作为下拨科研经费及专项配套资金的主要依据,三年考核结果则作为新三年任期聘用的主要依据。对不同职务、职级的科研人员,也采取“选聘”与“竞聘”相结合的双向方式,形成科研岗位责任书及配套的科研考核新机制。同时,引入国外智库通行的智库项目运行新机制,强化以项目为导向的院所资源分配机制。

     

        分管新所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副院长王振感觉到,从以往偏重专著、论文等科研成果,到重视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加大内部专报等在考核中的比重,评价的指挥棒变了,研究氛围也在悄然改变。研究人员更关心政策研究了,政策动态跟得更紧了,政策研究的力度和数量都在显著增加。

     

        双轮驱动,构建“中国学派”

     

        既然智库建设风生水起,基础研究是不是可以摆在一边?

     

        “根深才能叶茂,水涨才能船高。”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洪民荣告诉记者,上海社科院始终坚持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双轮驱动”。

     

        撤并重组,设立新所,意在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推动新一轮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提升智库功能。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社科院形成了包括形势分析会、蓝皮书系列、专报系列、读书书目推荐、学者版政策研究系列、中国学论坛、创新研究基地等十大主导产品。以“上海新智库”的崭新面貌亮相的专报系列,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增强。连续编纂出版的上海发展蓝皮书等11种年度报告初具品牌效应。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全院共获得各类国家项目8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10项。在“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评比中,获得各类奖项51项,在全市位居前列。

     

        潘世伟认为,当今,高水平智库的建设和影响,已成为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必须拿出与国际大都市相称的、具有全局性和国际眼光的实际成果,能在国家交流和国际话题中发出有分量的声音,并能为国际同行所重视和尊重。“‘世界眼光、中国特色、上海坐标’,将始终是贯穿上海社科院发展的主线。”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