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9日 星期一

    艺坛杂议

    永远的精神

    作者:苏 墨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9日 14版)

        北京用一周的阴雨送走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陈强、张瑞芳、黄宗洛。三位老人是闪烁在新中国影坛天空上的耀眼明星。银幕之中,他们用作品伴随了几代人成长;银幕之外,他们用人格魅力感动中国。巨星陨落,留给我们无限的追思与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强,曾以“黄世仁”和“南霸天”两个经典反派形象家喻户晓,他的喜剧给大家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他说:“劳动人民劳动了一天,应该让他们乐一乐,笑一笑,在笑声中使人们受到教育,这就是我的最高愿望。”

        张瑞芳,永远的“李双双”,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名旦之一。她先后获百花奖、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凭空降谪一婵娟,笑貌声容栩栩传。赢得万千儿女泪,如君合在月中眠”是郭沫若赠给她的诗。晚年的她很少出现在银幕上,而是拿出毕生积蓄,创办了“爱晚亭”敬老院。她说,想办一个温馨的家,让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老人,有一个共同的家。

        黄宗洛,跑了一辈子的龙套,却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不论是在话剧舞台上,还是在影视剧中,几句台词的小角色在他的诠释下都活灵活现,熠熠生辉。《茶馆》里的松二爷、《笑傲江湖》中的平一指等,他演了100多个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艺术形象,他用一生证明着“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黄宗洛总结自己的成功之路:“作为一个话剧演员的我,天赋极差,但是我相信勤奋,不是一般的勤奋,而是像着了魔一样地爱角色,以至于将整个身心都交给他!”

        历数三位艺术家留给我们的一部部优秀作品,一个个鲜活角色,无不让人难忘。作为演员,他们用真诚的心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观众对他们的念念不忘,也正因为他们真正地把观众装在心里,把演戏当成事业,兢兢业业,时时刻刻都不懈怠,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无论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

        与此同时,他们各自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精彩的戏剧呢?名利之前的淡泊谦逊,跌宕之中的坚守执著,他们书写下了传奇的人生,书写下了中国文艺事业上的辉煌篇章。他们痴迷的是艺术本身,而不是背后的功名;他们热爱的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物质的享受。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演戏做人的标准。他们用作品影响时代,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世人。所以我们说他们是艺术家、是人民艺术家。

        影坛沉痛的一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哀思,更是反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演员热衷于当明星、抢镜头,甚至不惜用丑闻博眼球;忘记了用心塑造人物,感染观众的本分;出门前呼后拥的排场成为了考量名气的标准。我们怀念前辈,是因为他们对祖国拳拳赤子之心,对艺术孜孜不倦之追求,对人生踏实坦荡之态度。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他们的精神永存于世,感召后人。对于一些年轻演员而言,如果不在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人格修养上下功夫,而靠脸蛋靠炒作出名,那只能是一闪而过的流星,愧对观众们赐予的舞台,也愧对前辈们用尽毕生心血为“演员“这一职业换来的尊重。

        前辈已逝,精神永在,光耀千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