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南通,阴雨绵绵,似乎是上天为了又一位年轻生命的消逝而呜咽。
周江疆,江苏南通人,他绚烂的生命之花在28岁绽放出了最后一抹红。“没有江疆,我们肯定全没了,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回想几天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火灾,包建忠哽咽难语。
时间定格在7月2日凌晨。位于山东烟台开发区的通州建筑公司烟台分公司宿舍楼突发火灾。发现火情,住在3楼的公司总经理周江疆一跃而起冲下楼。突然,他想到宿舍内还有熟睡的同事们,便立即返回3楼,冲进火海,挨个敲打房门,大声呼叫:“着火啦,快起来!老包、老三快跑……”睡梦中被惊醒的同事们纷纷逃生。
“要不是江疆第2次冲上来喊我,再晚十几秒,我的命就没了。”仇彩萍,周江疆救下的第10名员工。周江疆在火场撕心裂肺的呼喊终于惊醒了熟睡中的仇彩萍,她逃到阳台外的平台上,成功脱险,可楼道里却再没传来周江疆的声音。
火海中,周江疆生命最后的姿态,是手拼命伸向一旁已按下报警号码的手机。人们发现,生命的姿态原来可以这样美!
7月2日傍晚,当载着周江疆遗体的汽车缓缓驶入他的家乡南通海门时,道路两旁早已站满了前来送行的人:有周江疆的朋友、亲戚和乡邻,也有素未谋面的普通市民。霎时间,天空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苍天为之垂泪!
夜深人静的时候,父亲一遍又一遍用力捶打着水晶棺,撕心裂肺地“痛责”儿子:“你现在躺在这儿成英雄了,可是你把我的心都撕碎了!”
周江疆不顾生死救人,或许是偶然的,但偶然背后是必然。
在南通,有勇斗歹徒血染街头的蔡荣捷,也有临危救火被严重烧伤的“好支书”沈井冲。
2011年7月23日,周胜兵和陈利驾驶的旅游大巴在陕西潼关县突遇泥石流,湍急的水流夹杂着树木、石块以及从民房里卷出的家具将大巴卷入1米多深的泥潭。危急关头,两人毅然作出决定:打开车门,以身为桥,让乘客到高处避难。30名乘客踩着两名驾驶员的身体陆续到达高地,而已被雨水冲刷得浑身冰冷的周胜兵、陈利做出了一个举动:留在车里守住乘客的包裹。当两人被救援人员救起时,他们掷下一句滚烫的话:“救人是我们的本能。”
从此,这句话便深深印在了南通人的心里,也传遍了江苏大地。当救人已成为全城人的本能,奉献也随之成为了南通人的一种习惯。
如今,说起“莫文隋”,很多人都能想到它是“莫问谁”的谐音,但在当时却给南通人留下了很长时间的困惑。1995年3月起,有人不断以“莫文隋”的名义资助南通工学院的特困生。一段时间,人们以为“莫文隋”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后来才恍然大悟,这是热心人做好事不留姓名。
道德模范的力量如同汪洋大海,滋润了这座海滨之城;备受恩泽的南通人,做出的举动往往令人震撼。
前往贵州支教的南通女孩儿赵小亭,不幸被突然滚落的山石击中,当场身亡,这支“支教玫瑰”将自己的最美年华留在了山区;
南通启东的郭建兵,曾多次冒着10级大风出海搜救遇险者,5次从大海中救回近20人,拖回损坏的船只20余艘,为渔民兄弟挽回损失数百万元,这位普通的渔民被称为出海人的“守护神”……
总有一些人让人感动,总有一种爱让人动容。如果一座城市有自己的档案,那么在南通的档案里,大爱必定占据着重要席位。从“莫文隋”、 江海志愿者、爱心邮路到远赴云南宁蒗支教的教师群体、两入火场救员工的周江疆,南通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诠释着一座大爱之城、奉献之城的最美。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
(相关报道《南通“最美总经理”感动烟台》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