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青年时的求学创作之路,让我感触良多,所幸处在质朴和纯真的年代,伴随刘海粟、潘天寿、吴镜汀、宋文治等老一辈画家的创作成长,也使自己的创作颇多机缘。在初学国画时能得到诸位名师的亲传,这和白雪石先生倡导的开放式教学是分不开的。白先生在授业之余,还采用请、拜的传授方式,让我们体验各家之长。“请”是邀约北京画院的名家吴镜汀、关松房、溥松窗等先生来校讲课;“拜”是带我们走访名师益友,如去秦仲文家学习画竹石,齐白石家学习写意水墨,一些先生的范画,我保留至今,对我之后主编中国画教材有极大的帮助和借鉴。
白雪石以画桂林山水闻名,经过多年的探索,他十三次到漓江深入生活,并长时间反复实地沿途写生探索,才创造出自己的艺术语言。在白先生作品背后,最可贵的是他忘我的创作精神。他创作时反复探索、反复推敲常忘了时间,大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意味。白雪石笔下的桂林山水,在创作构图中传统的散点透视溶入了西洋画里的焦点透视的方法,将清澈的漓江倒影,迷蒙的山峦,波中荡漾的渔舟,翠竹掩映的村寨通过水墨浓淡以情驱的处理、妙造自然、收入画面。其山石、云水非某地的真实写照,而是通过加工提炼典型化的结果。白雪石娴熟老辣的笔墨功夫运用浓、淡、干、湿、泼、破等不同墨趣、勾皴点染的不同笔情,恰到好处地挥写漓江晴、云、雨、雾中山光水影迷离的微妙变化。
后来我自己的创作,偏爱的作品要数《什刹海历史变迁》120米画卷(下图为局部)。《帝京景物略》中曾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什刹海是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我在此附近居住长达50余年,感情深厚。广义上看,这个创作融合也体现了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的多重价值。画卷按元、明、清和现代四个不同时期进行绘制,手法分别采用元代卷水墨、明代卷浅绛、清代小青绿、现代卷综合加泼墨。该作品以史料为依据,以水域为主线,描绘了八百年来什刹海的今昔变化。创作由我主笔,历时三年才完成。通常我喜于夜间作画,此刻通常夜深人静,心境沉着,思绪万千涌上,创作更是挥洒自如。
行万里路,为自然写照,与时代相随,是我的艺术追求。创作讲究“返璞归真”,即力求明白物理,详察物态,体会物情,理解生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名胜古迹、山光水色……绘画是写我感受,抒生活情趣和时代精神,因此要多看、多画、多谈、多读、多想,在生活中观察、体会、分析、研究。不羡慕物质的享乐,每天心脑时刻追求知识,能有新的发现,才是我唯一的乐趣。深厚的文化底蕴、超脱的心境和细致入微的洞察是创作的基石。
“艺无止境”,每一代人都在走路,每一代人都憧憬走出自己的新路。东方的路和西方的路在交错迂回向前,我愿为闯出东方创新的艺术之路而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