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域外传真

    财富不平等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5日   11 版)
    陪葬了石锛(位于遗骸背后)的墓穴

        5月2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报》刊文指出,人类世袭不平等现象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社会阶层的分化始于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之时,这是考古学界的共识。在目前,研究最透彻的农耕文化是位于欧洲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线纹陶文化(LBK),考古学家注意到,线纹陶文化中已经有财富分化的迹象。例如,一些男性死后陪葬有用于打磨和雕刻木头的工具石锛。

        为了确定农耕社会财富差别出现的更准确年代,考古学家研究了散布在欧洲中部的300具线纹陶文化墓葬遗骸。他们发现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民在拥有土地方面就开始出现不平等。这些研究中首次发现此类证据。对古人遗骸的锶同位素分析,能够显示古人的成长地点。分析表明,陪葬了石锛的男子,比没有陪葬石锛的男子,骨骼中锶的变化要小,他们更可能在土质肥沃的黄土区域长大。在上述300多具遗骸中,有62具的旁边有石锛。元素分析表明,在这62人中,只有一个人是在非黄土区域长大的,而其他骸骨的元素分析结果都与黄土区的元素结构相一致。这一分析表明,男子携带石锛下葬是较高社会地位的标志,有石锛陪葬的人,其土地离居住地更近,土地也可能更好。有石锛陪葬的人看起来住在肥沃多产的土地上,这说明他们有办法获得比较好的耕地。

        同时,锶同位素分析也揭示了在新石器时代,女人比男人更可能在墓葬地之外的地方生活,这是从夫居住制度的有力证据。从夫居住制度是一种男性中心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女人都要搬到丈夫生活的地方居住。有关骨骼分析结果,和其他关于新石器时代欧洲从夫居住制度的证据,无论是考古、基因、人类学的,还是语言学的都是一致的。这一研究对构建新石器时代的人口扩散模型很有意义,在这个模型中,性别偏向流动模式和地位差别越来越重要。这项研究和其他植物考古证据一起,表明在新石器时期中欧最早的一批农民中间,已经有了一种土地占有制度,土地、牲畜等可继承财产已经开始出现。从那以后,从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工业时代,财富不平等现象总体在逐渐加剧,而其“种子”则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田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