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90后”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⑥

    “90后”的未来充满希望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5日   07 版)

        “作为‘90后’大学生的辅导员,我们经常一起讨论‘90后’大学生的特点,虽然社会上有着对这批学生的种种议论,但是作为近距离接触他们、教育引导他们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希望,从他们悄然树立的爱国、奉献、创新、自律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我们事业的希望。”北京工业大学辅导员蔡立佳老师对记者说。

        的确,最近“90后”大学生又让蔡立佳着实感动了一回:大四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在校外学习和实习,在学校的时间较少,让他们集合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本学期学校“无偿献血”的号召一经发出,大四年级的同学们非常踊跃,报名率超过了60%,很多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次在校园里无偿献血的机会,请假回校参与献血。

        7月6日,将是北京工业大学2012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他们是我们学校走出的第一届‘90后’大学生。”说这句话时,蔡立佳的语气中有许多不舍,他向记者罗列了他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出的“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他们视野更加开阔,很多同学小小年纪已经游历四方,他们的爱国热情也正是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被激发和升华的,‘我是中国人’的骄傲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豪情更胜一筹。”

        “他们生活条件更加优越,在享受着祖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他们更关注社会,乐于向困难群体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暑期的支教活动同学们总是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他们追求更加多元,正因为如此很多才华横溢的学生脱颖而出,他们不再是昔日课堂上墨守成规的乖学生,不再拘泥于专业和课堂,他们要做青春洋溢激情四射的时代弄潮儿,追求的是自己的梦想和生命的价值。”

        蔡立佳说,作为辅导员,他庆幸自己和“90后”大学生们一起走过了这段时光,“我教育他们,也向他们学习,我相信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更相信,他们会在共和国发展的乐章中谱写精彩的篇章。”

        高蕾,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目前正在台湾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交流活动。“‘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相对上一代更喜欢新鲜事物,可能也更自我一些。但近几年‘90后’在汶川地震、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上的良好表现已经充分证明了我们同样能够发光发热。我们比上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文化,也更应该作出新的成就。我比较喜欢四处走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天津理工大学数学系学生高建阳认为,媒体总是喜欢报道“90后”负面的、夸张的一面,这就使得大众对“90后”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认为“90后”就是自私、另类的代言词。但其实,“90后”只是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思维更开放一些,本质上和“70后”、“80后”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90后”孩子们的家长的心态较为平和。

        私营企业经理高文卫告诉记者,“‘90后’有时比较浮躁,他们有伟大的理想,一心想着干大事,但是很多人都静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我的女儿也是‘90后’,现在是大三,我并不指望她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希望她能够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坦然面对现实,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仲建国,建筑工程师,他的女儿也是一名本科生。他说:“我很庆幸,自己的女儿一直很善解人意,没有像少数‘90后’孩子一样以自我为中心、刁钻任性。这一点要归功于学校里老师的指导以及同学的帮助。我对她没有特别的期望,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她创造好的条件,希望她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报记者 王庆环 本报实习记者 郜建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