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作为中国最大边境城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的辽宁省丹东市,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丹东市十分注重民生工程建设,尤其重视文化惠民,将文化作为最根本的民生工程,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丹东市委书记戴玉林。
记者:丹东提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应该如何理解?
戴玉林:人是有思维、有情感的高级动物,有充分享受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权利和自由。物质需求是人的低层次需求,是解决温饱问题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则是高层次需求,是衡量人的生活品质高低的标准。我们抓民生工程,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民生工程不能仅仅停留在群众的温饱问题上,应当把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考虑好。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世界充实了,素质提高了,也就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品位,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为此,丹东提出建设文化强市,首先应该把文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
记者: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样,丹东在这方面有哪些创新?
戴玉林:首先,抓思想引导,形成全市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文化是城市之魂。丹东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1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人类文明的足迹,特别是经过中日甲午海战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洗礼,丹东更是成为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市。英雄文化成为凝聚丹东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推动丹东未来发展的内在文化认同。我们一直牢牢把握英雄文化这一城市之魂,充分发挥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新建占地500亩的志愿军文化广场,利用节假日和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等时机,结合丹东实际,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传统教育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使英雄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凝聚和鼓舞市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第二,抓氛围营造,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我们提出打造文明、生态、繁荣、富裕的宜居佳地,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广泛开展争创国家园林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活动。配合四城联创活动,全市开展了“文明使者在行动”活动,通过组织举办“市民大讲堂”、“百姓春晚”、“五彩周日”、“大地书法展”等具有丹东特色的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激励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长年坚持开展爱心奖和感动丹东人物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郑仁东、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典型刘彤等先进典型,形成了鲜明的示范导向。市民素质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明显提升,今年我市已将国家园林城市的奖牌收入囊中。
第三,抓基础建设,满足市民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方面由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构建了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兴办文化实体、举办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全市自发组织了千余支合唱队、鼓乐队、舞蹈队、秧歌队、艺术团等民间文艺团体,长期在基层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途径的文化建设投入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构建起全覆盖、高效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快结构调整,落实相关政策,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实力,为做好文化惠民这个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奠定基础。
记者:把文化作为民生工程,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戴玉林:抓好文化民生工程,思想认识是前提,规章制度是保障,繁荣发展是基础,服务人民是根本。文化的本意是“以文化人”,做好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问题,进而达到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目的。做好文化工作,不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今年,我市讨论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我们要以这个纲领为指导,深化文化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充分挖掘丹东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精心组织创作一批具有丹东气派和丹东风格的文艺精品,提升丹东的城市文化品位,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要牢固树立以群众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搭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载体平台,及时总结基层和群众文化创造的新经验,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夯实民生工程,把丹东建设成为文化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