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4日 星期三

    新闻背后

    于细碎足音中听时代交响

    ——本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基层变迁》专栏采写感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4日 13版)

        编者按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展现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报自6月4日推出了《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基层变迁》专栏和《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图解》专版。《基层变迁》专栏通过记者深入到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经济等领域的基层单位,以小见大,反映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图解》专版作为“基层变迁”报道的延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相关领域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截至6月27日,已刊发《创新理论走进火热实践》、《与国家基础研究共成长》、《沈家寨卫生院有本绩效工资账》、《“创新发动机”跻身世界一流》、《出版活力在创新中迸发》等16期专题报道及相关《大图解》专版。读者纷纷来稿、来电对这种篇版联动的新闻形式予以肯定,并表示还想了解更多报道背后的故事。为此,本刊特邀《创新理论走进火热实践》、《〈感动中国〉:与民族价值追求同步》两文及相应专版的作者(编者)、本报理论部记者王斯敏撰文讲述她的采访经历和感受,并同时刊出几位读者阅读专栏、专版后的感想,敬请关注。

     

        拿到每天的《光明日报》,先在新闻版找专栏、看“变迁故事”,再翻开“大图解”版浏览小故事中折射的大背景,这已经成了近一个月来很多读者的习惯,包括我在内。

     

        作为这一系列报道的参与者之一,回想采写过程,感触良多。

     

        5月底,一纸报道策划放在了我的案头——“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基层变迁”。

     

        “变迁”,一个时代感和厚重感兼具的关键词。看到策划的第一眼,我脑中便跳出了一幕幕画面:米袋子、菜篮子日渐“丰满”,文化消费园地“繁花似锦”,大工业、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无处不在……是啊,十年来中国的科学发展,不是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进步与生活改善。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印证我国科学发展之路,可谓滴水藏海。这个策划,好!

     

        首篇报道的光荣任务落在了我肩上,主题为:十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理论传播。乍一听,话题重要却宏大。如何用短短2000字把抽象的理论发展之路具象化?什么样的故事最能体现创新理论对于基层变迁的巨大指导作用?无疑,首先必须找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这个点,应该是一位或者一群上研学问、下接地气的学者。

     

        和部门主任多次沟通后,我们锁定了中央党校原哲学部主任庞元正教授。

     

        和这位国内研究发展观的知名学者、有十余年理论宣讲经验的教授交谈,第一感觉:信息量真大,理论含金量真高。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我有意把自己放在听课者的位置,仔细聆听他勾画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与大致脉络。“听后感”和其后采访的几位学员一致:效果比自己看书好得多,理论要想大众化,离不开这样高水准又贴近生活的讲解,入耳、入心。

     

        预想一次就能完成的采访,五天内跑了三次。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点:一是庞教授密密麻麻的讲课日程,十年不断;满满当当的课件和讲稿,次次更新。无论如何“启发”,他都绝少提及宣讲奔波的艰辛,但这些“铁证”已经说明了一切。二是基层民众旺盛的、不断增长的理论需求。大到一个部委一座城市,小至一个村镇一个社区,都积极邀请庞元正们宣讲;每次课后,交流热烈,问题不断。这说明,随着改革逐步深化,人们不断面临新的困惑,对理论的需求更多了。三是科学发展观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各地学员说得最多的就是身边科学发展的实例。鄂尔多斯干部王云一口气讲了40多分钟生态文明,“观念一变,沙漠变绿洲,荒山成青山,这种幸福感,真真‘金不换’!”

     

        采访中,我无数次联想到此前接触过的基层宣讲员们:青海省委讲师团团长郭云甫,走遍全省山乡角落,好几次一路颠簸腰椎病发,仍坚持讲课;广东省委讲师团团长曾凡光,身患白血病仍辗转宣讲,成了老百姓爱戴的“岭南名嘴”……他们用脚步踩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坚实长路,无数足音交织起来,就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时代交响。

     

        时隔数天,又接到该栏目的另一选题:公民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样是为大问题寻找小切口,这一次,我们选取了正好“十岁”的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感动中国》。这是一次“解码感动”的过程。我和节目总策划梁建增坐在一起,反复探讨:十年来,节目坚守了什么,折射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在一连串“变与不变”的答案里,我们找到了“感动”最终极的密码——不是《感动中国》制造了感动,而是广大百姓的道德实践和长期的公民道德建设催生了这档节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实表达感动了人心。

     

        梁建增主动提及现在几乎遍布全国的“模仿”品牌,不但毫不介怀,反而直言“是好事”。十年和“感动”为伴,他们的思考早已超越了如何办好一个栏目的层面,而是直指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万众齐心地发掘、托举、催生出更多感动,让中国力量与民族精神成为足以感动世界的“国家品牌”。

     

        “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十年的进步,而是一个又一个十年,是和着时代节拍的、永不停止的提升。”梁建增这样展望《感动中国》,我听到的,却是整个国运民生不断发展的足音。

     

        两次采访,在我脑中引出了不少思考。

     

        并不是一切发展都能从表面看得一清二楚,很多看似“不变”的现象背后,往往蕴藏着思想观念、宏观语境的巨大变化。要想在平凡生活中解读出历史变迁,只抓表面是不够的,需要炼就一双穿透现象、直抵本质的慧眼。

     

        我会不停步地走下去。因为,一个记者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为读者捧上更美味的餐点,能为时代绘出更真实的画像。

     

        (本报记者 王斯敏)

     

        读者反馈

     

        了解基层变化才能掌握国情民意

     

        在基层,国家大政方针带来的巨大影响体现在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在基层,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层变革表现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基层样本更能代表中国真实现状,只有了解基层变化才能掌握国情民意。把基层的点滴变化呈现出来,把群众的酸甜苦辣报道出去,应该成为媒体的担当和追求。

     

        (甘肃兰州读者王兴东)

     

        让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光明日报刊发《城市:农民工的新家》专版,通过文字、图表及照片,让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关爱农民工,尊重包容农民工的诸多举措,清晰呈现于读者面前。作为农民工出身的“城市人”,我深知一个农民工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现在,农民工与城市人公平享有社会公共资源和公民权益,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工作生活得越来越体面和富有尊严。(黑龙江大庆读者王树军)

     

        科学发展是让百姓看得见实惠

     

        把抽象理论具体化,把深奥科学通俗化,《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报道从宏观到微观,对各领域进行全方位挖掘、全景式报道。用视觉冲击力、震撼力,使报道知识性、可读性倍增。笔者生活在基层,对农村的报道倍感亲切:空调、电脑、小轿车已走进越来越多的农家;60岁以上农民每月领取“退休金”……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都是科学发展成果。(河北滦南读者刘奂明)

     

        《马背法庭》折射我国法制化进程

     

        6月20日《大图解》主题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马背法庭》这张照片“霸占”了我的视线很久。白茫茫的雪地上,两位法官骑马、背着国徽向基层走去。这让大家感受到,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入:法律阳光照亮祖国每一寸土地,照进每一名公民心底。笔者老家在辽西农村,用法律解决问题已成为共识,这是农民法治意识的进步,中国乡村涌动着法制新风、和谐新风。(辽宁朝阳读者孙龙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