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6日 星期二

    走进国有企业⑩

    听农民夸“农村电网改造”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6日   10 版)

        2010年7月,全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正式启动。近两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有效地推进这项工程,很多地区农村用电不足的局面得到了改善。不久前,记者走进农村,在三个村里看见了农网改造带来的新变化。

     

        河北:电器能可心往家买了

     

        “这下可好了,新安了变压器,电器能可心往家买了。”5月13日上午,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镇前郭村村民刘汉升家的冰箱送货上门,刘汉升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冰箱、液晶电视等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农家。但电器增多,用电量增大,一到夏季用电高峰时段,村民家中的电器就可能无法正常运转。冀州市供电公司在实施贴心服务深入各村走访了解情况的时候听到了村民的反映。针对黄村整体供电容量偏低的情况,公司将其纳入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于5月中旬为该村新上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

     

        据了解,冀州市供电公司在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将为113个村安装配电变压器215台,新增容量17590千伏安,满足冀州广大农村的生活用电需求。

     

        浙江:虾农用电无后顾之忧了

     

        在浙江宁波宁海县桑洲镇长田头村,海水养殖大户叶小勇550亩的虾塘一望无边。卷着裤脚的叶小勇一边撮弄着塘坝一边说:“没有电气化建设,咱不可能这么快脱贫致富,没有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养殖用电很难保证。”叶小勇算了一笔账,他的50多个虾塘,大约有200来只增氧泵,每次开足约300千瓦,用电量老大,多亏了电力部门的电网升级改造,让虾农用电无后顾之忧。

     

        村长叶应焦告诉记者,仅2011年一年,全村农民靠养虾收入就达一千万左右。2012年,依托海洋经济,村民的收入将翻一番。

     

        2011年,宁波宁海供电局投入8457万元,对105个农村实施了电网升级改造。2012年,宁海供电局再次投入1.36亿元,对城乡低电压地区进行改造,全面提升电网质量。

     

        山东:电气化炒茶更香更绿了

     

        在山东日照有个远近闻名的炒茶村——薄家口村。赶在新茶上市的季节前,村里上了台“大家伙”,这是全省第一台微波炒茶机,这台机器一上马,村里的炒茶程序就全都实现了电气化。

     

        山东日照市御园春茶厂经理李玉密说:“机器炒出来的茶叶绿度更绿,香气也更高,产量也高,现在每小时能产200多斤。”

     

        几年前,茶厂就想买进这台新机器,可村里的电跟不上,甚至连最基本的茶叶电炒锅用电都难以保证。如果出现断电故障,茶叶出现红梗,本来能卖1500元一斤的茶叶,也就只能卖二三百块钱一斤了。

     

        2010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山东电力公司岚山区供电部对薄家口村电网的主线路进行了改造,并新上了两台变压器,同时安装了智能电表。用电跟上了,村里的茶厂全上了电气化新设备,不仅炒出的茶更香更绿了,今年茶厂还研制出了一种红茶加工的新技术,填补了江北地区没有发酵茶的空白。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孙吉昌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投资4420亿,目标是到2015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5%,全面解决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同时,消除孤网运行和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通过电网最大限度延伸方式基本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