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1日 星期四

    基层故事

    从地下室到百老汇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1日 16版)
    小剧场周末演出,逗笑观众。CFP

        每天晚上7点30分,北京东直门附近的瑞士公寓地下室都聚集着100多位观众,在阵阵笑声中,度过一个“减压”愉快的夜晚。这个生长于“地下室”的草根小剧场有个好听的名字“雷子乐笑工厂”,希望像“工厂”一样,输出笑声、制作快乐的“产品”。

        近日“雷子乐笑工厂”好消息频传:哈尔滨的连锁剧场已开业,深圳、上海、天津的连锁剧场即将开业;7月26日将作为首个民营剧社登上美国百老汇的剧场,为美国观众演出中国现代喜剧……

        现在看来,雷子乐笑工厂的发展似乎很顺利,但这四年创业的酸甜苦辣,只有创始人张成晓勇和雷子乐能够体会。张成晓勇是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专业演员,曾在总政话剧团工作过多年,作为总导演和主要演员,他堪称剧社的“核心竞争力”;而雷子乐曾是外企公司的高级白领,负责剧社的运营。这对搭档的共同愿望是让雷子乐笑工厂的减压喜剧走入百姓生活,成为一个文化产业集团。

        小剧场虽小,但对两个年轻人来说,其管理和经营却是巨大的挑战: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每天台下的观众不到8人,台上却有14名演职员,演员比观众还多,于是全部演员使出浑身解数去营销:写博客、发短信、给朋友们送票……硬是靠着口碑相传,一个月后,全场都是排队买票来看戏的观众了;年轻演员曾要求涨工资,集体罢演,而票已经售出,无奈中赶紧找来新演员救场,用一天时间就把剧目排练上演,也促使剧社开始按“家庭化模式”管理,荣辱与共、增强凝聚力;装修新的雷剧场时,不料施工超时、预算超标,八个月不能演出,逼得两位创业者卖车卖房,挺过难关……

        小剧场是新生事物,一路走来,两位年轻人自豪能有许多创新之举,引领北京小剧场的发展:四年多时间原创34部作品,演出1600多场,在北京有5万多会员,观众达40万人次;2008年情人节时,在全国七个城市同时推出同一部爱情喜剧,为近万对情侣送去特殊礼物;2010年,主动与团购网对接,16小时售出1万张演出票,一次性获得30多万元的资金,顿解小剧场资金之忧;2011年,第一次把16部话剧版权进行质押,获得了1300多万元的贷款,当时他俩吓了一跳,因为比想象中的200万元贷款足足多了6倍,他们看到剧社做大做强的前景;尝试着为企业定制剧目,把kappa、青鸟健身、万事达卡、麻辣诱惑等企业的文化理念和品牌故事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中,开创小剧场新的利益增长点;2012年首次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支持,进入首届北京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

        雷子乐笑工厂的许多剧都来源于观众的身边事,描述白领生活或蚁族的生存状态,要传达一种乐观的都市生活理念:可以没有车、没有房,但一定要有颗快乐、健康的心。最有意思的是,每天演出结束后,半小时的谢幕时间是高潮,台下的观众也能登台去讲述自己的情感故事、表达自己的爱情宣言,让整个地下室中萦绕一层浪漫温馨的气息。

        这次雷子乐笑工厂到美国百老汇去演出,虽然只演五场,虽然只是个99座的小剧场,但中国小剧场毕竟开始“走出去”,要与美国同行交流,尝试着传达中国现代都市人的乐观和自信。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