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 通讯员孟锦阳)农村幅员辽阔,点多、线长、面广;农村派出所警察少、案子多。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原有的“坐堂等案”、“被动破案”的农村警务体制和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以深化农村警务改革为突破口,破解农村社会管理难题,既壮大了公安机关在基层的力量,又夯实了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受到了上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据锦州市公安局局长董雪峰介绍,锦州全市共有1098个行政村,警务改革前仅有专职治保主任263人,一半以上的村治保主任由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有276个村干脆没有治保主任。一个乡镇派出所有警察多则10余人,少的不到5人,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1年9月以来,锦州市公安局党委从农村公安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管理主体、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推出了“一二三四五”工程,即做实做大基层派出所“一个主体”,整合公安内部和外部社会“两个资源”,促进警务与党务、政务、村务“三个融合”,建立情报信息联采、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的“四联机制”,开展包村、流动、集市、预约、季节“五种警务”最大限度实现警务前移。
推进农村警务改革以来,锦州市农村派出所警力达到578人,配备了546名辅警,选配了1098名公安工作协管员兼治保主任,设立了5585名治安中心户长,物建了17619名治安信息员。此外,还在治安复杂村屯设立警务室96个,新配备流动警务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1000多辆(台)。这些改革,使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有了抓手,警务工作有了帮手,矛盾排查化解有了助手,社会治安管理形成了联手,实现了服务群众更方便、化解矛盾更直接、信息采集更精准、打击防范更有效,实现了人民群众满意、基层民警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全市“两抢一盗”案件、民转刑案件和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2%、66.7%和26%,化解民间纠纷1725起。
今年4月30日,义县大凌河桥下发现一具女尸,既无目击证人,又未留下明显线索痕迹。然而,公安机关将案件通报到各基层单位之后,很快就有线索报上来。有治安信息员反映,在聚粮屯乡海粮屯村村民孟凡杰的住处,发现一个女式挎包。仅用17个小时,民警就将隐藏在猪圈里的凶手抓获。义县公安局局长李甫深有感触地说,实行农村警务改革之后,公安机关确实耳聪目明,“腿”长“胳膊”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