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升国产奶粉市场信任度,还要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需求出发,重新修订乳业标准,提高标准的前瞻性,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6月16日,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在河南郑州开幕,在本届大会上,国产奶业的未来发展再次成为专家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由于国产奶粉的“不争气”,洋奶粉成了中国家长的香饽饽,虽然价格一再攀升,但仍然无法阻止洋奶粉的消费热情,以至于让亲友从国外代购奶粉已经成为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潮流”。
与此同时,接连不断的国产奶粉危机事件也让人们不免思索,应该如何彻底化解国产奶业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建国产奶业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国产奶业目前究竟该如何突围?
涨价风潮:国产奶粉“主场沦陷”
继今年3月美赞臣、雀巢等品牌的洋奶粉发出涨价通知后,前不久,上海市场上的明治奶粉也跟风提价,部分产品价格涨幅甚至超过20%。这是继去年12月海关总署降低奶粉关税前纷纷“抢涨”后的又一轮涨势。
令人不解的是,与国内洋品牌奶粉涨价并行的,是国际乳品价格的集体下跌。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球原料奶普遍增产及国际需求下滑的双重作用下,国际牛奶价格就开始下滑,去年11月FAO乳制品价格指数已由年初的221.3下降到201.0,下降幅度达9.2%。
“洋奶粉”涨价风潮虽然已在国内刮起,“洋奶粉”在国内的销量却未因此受到影响。
在家乐福超市的奶粉区,不少已经提价的“洋奶粉”纷纷打出满额送礼的海报来弥补消费者的损失。早教车、纸尿片、儿童车等相关礼品都堆在一旁作为摆设。
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奶粉涨价不是单独、偶然的事件,是一个大的趋势。此次“洋奶粉”集体提价后,消费者并没有明显减少购买行为,其销售量依然能占到店里该类商品总销售量的七成。
洋奶粉集体涨价背后,实际上显示了洋奶粉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和日益增大的市场份额。乳业知名专家王丁棉曾公开表示,目前,在沿海大城市,“洋奶粉”俨然占据了八成以上份额;全国范围内,婴幼儿奶粉被“洋奶粉”占据了六成左右的份额。
受“三聚氰胺”事件和之后发生的奶粉安全事件影响,我国进口奶粉一直处于涨势——在国产奶粉面临“主场沦陷”危机的同时,“洋奶粉”是否也被国人惯坏了?
把脉现状:质量与管理面临哪些问题?
近年来,“洋奶粉”的全线扩张给我国奶业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教授李静指出,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相当于减少国内34万头奶牛。此外,洋奶粉挤占市场份额还严重打击国内养殖业,造成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可以说,中国乳业面临的态势十分严峻。
面对国内奶粉的销售现状,人们不禁感慨,是什么让进口品牌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产奶业问题不断打击了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王丁棉一语中的。
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则认为,表面上看,是中国奶业屡出问题给了洋奶粉机会,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缺乏信任造成洋奶粉再怎么涨价也不愁销量。而深层次原因则是,中国奶粉在质量和管理上出了问题。
魏荣禄指出,目前,我国牛奶行业只有产品标准,这部分标准本身就不够完善。而国际上,完善的奶业标准包括三个方面,除了产品标准外,还有专业术语标准以及产品生产工艺标准,这两个标准在我国都没有。
众所周知,在各种乳制品中,婴幼儿奶粉的安全标准是最高的,有“乳业皇冠”之称,而国产奶粉近年来却在产业高端呈全线退缩之势。
专家认为,这凸显出中国乳业长久以来积累的养殖方式落后,行业秩序不规范,市场混乱,行业定价机制不合理等种种问题。这些深层危机叠加,使得中国乳业走上了一条危机重重的道路。
来自中国国际乳制品交易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际乳企对中国的出口奶粉量达到65万吨,与2010年相比增长35%。
受产奶国乳品价格下跌影响,不少外资乳品品牌干脆把工厂搬到了中国,随着洋奶粉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产奶粉生存空间将进一步遭到挤压。因此,很多业内人士已经认识到,重振国产奶粉已是刻不容缓。
重夺市场:重塑消费者信心值得期待
要重振国产奶粉,必须重塑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认为,要想重塑消费者信心,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以全产业链的模式生产乳制品。他认为,全产业链涵盖了乳产业的上游饲料种植和饲料加工、奶粉的生产加工、市场终端销售、售后的专业服务等一系列产业环节,形成统筹协调、一体化运作,彻底杜绝了乳产品生产在奶源和其他环节出质量问题的可能。
“把我们的消费信心重新建立起来,就是把产业链前移,发展自有奶源。” 宋昆冈说。
专家认为,要提升国产奶粉市场信任度,还要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需求出发,重新修订乳业标准,提高标准的前瞻性,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同时,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国内乳制品的品质和品牌方面的关注程度,关注内涵式增长,形成中国奶制品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此外,要加强监管力度,从乳品源头抓起,贯穿到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
令人欣喜的是,为重塑消费者信心,国内各大乳企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发展自有牧场、将奶源基地拓展到国外、建立可追溯系统,以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同时,对于进口奶粉牢牢把控的高端奶粉市场,国产奶粉也开始了实质性的“拼抢”。
在“洋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国产奶业如何实现突围,夺得市场主动,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