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

    秸秆焚烧管不住,原因何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9日 05版)
    2012年6月12日晚间,江苏省盐城市田地里秸秆焚烧,火光冲天。
    CFP

        6月10日是南京最为“灰暗的一天”:能见度不超过20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味,空气质量在全国120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这烟是焚烧秸秆造成的。有人称,这一天,如果一个人24小时在户外,呼吸的空气相当于抽了15包香烟。

        这样惊人的数据,再一次将舆论锋芒指向了秸秆焚烧。

       

        秸秆焚烧惹的祸

        5月下旬以来,江苏“迎来”了大面积焚烧秸秆,13个地级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烧秸秆现象,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其中苏北最为严重。徐州、连云港等苏北城市PM2.5值急剧飙升,连云港市民连续三四天不敢开窗,并相互劝说,要尽快离开这里。

        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对人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据介绍,秸秆焚烧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将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黏膜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重则将导致突发支气管炎,加重肺炎等病症。

        而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能见度降低则让高速公路成为另一“重灾区”。进入6月以来,苏北高速公路每天早晚的大多时间都处于封闭状态,只有中午短时间能见度稍微高一些时才限速通行,宁连高速已经限速在90公里时速内。即使如此,苏北高速路上因秸秆焚烧形成的烟雾引起的车祸仍然有十多起。经常在高速路上运输货物的张师傅,说起焚烧秸秆对行车的影响时告诉记者:“高速路上的烟雾绝对称得上‘司机杀手’!我从湖北过来,那边已经因为能见度太低而发生车祸了!”

        而更让人忧心的是,如果焚烧秸秆时遇到大风,那么蔓延开的火势将殃及周围田地甚至威胁农舍及农民的生命安全。6月11日,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一村民在焚烧秸秆时突遇大风,火势迅速蔓延,浓烟蹿起百米高,导致周边尚未收割的麦田瞬间化为灰烬;12日上午,江苏省徐州市大许镇朱庄村76岁的农民张家坤在焚烧秸秆引发的大火中死亡。

        截至目前,江苏因秸秆焚烧已造成4人死亡。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仅9日一天,就收治了6名因烧秸秆而受伤的农民,其中一人不治身亡。半个月来,该医院已经收治20多名受伤农民。

        秸秆焚烧缘何愈演愈烈?

        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都是焚烧秸秆惹的祸。

        烧灰肥田的思想误区是农民焚烧秸秆的诱因之一。江苏省农机局科技处谢建水科长表示,传统观念里,大多数农民认为焚烧秸秆有利于田地杀虫、施肥,实际上焚烧秸秆会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秸秆处理成本太高是“秸秆焚烧”的另一个原因。“卖秸秆,倒亏钱。”连云港市灌云县沂北乡的刘大伯为记者算了笔账,“家里两亩麦子,卖秸秆的钱不到一百元,还得花近一天的时间运送,再扣去运送时的车油费,基本没赚头,假如省下时间去做小工,一天还能挣几十块钱呢!”况且,现在农村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燃料,秸秆便成了农户的“包袱”,干脆点把火,一烧了之。

        秸秆加工企业,比如发电、造纸、制造沼气、手工艺品加工等企业成本高,收益低,没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都是100%亏损,成了秸秆处理的一大难点。“收购秸秆只有夏秋两季,过了日子,秸秆想收也找不到了。”淮安生物质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收购秸秆的成本太高,需要专门派人上门收购、雇佣装卸工人,运输过程的花费,再加上秸秆加工需要投入的设备资金等,算下来入不敷出。”该负责人透漏,江苏秸秆焚烧发电厂较多,平均下来13个地级市中每个市拥有近2个发电厂,但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禁止秸秆焚烧的出路何在?

        据统计,江苏省今年夏粮种植面积3567.9万亩,产生秸秆3500万吨。那么,禁止秸秆焚烧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专家指出,焚烧秸秆是对资源的浪费,中国每年要浪费7亿至9亿吨秸秆,相当于4亿吨标准煤。其实,秸秆的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将秸秆加工成有机肥、燃气等,或者用秸秆发电、造纸,还可以将其加工成坐垫等附加值较高的工艺品。

        虽然秸秆的需求量大,但利用率非常低,原因之一是对于秸秆加工企业,政府既不扶持,又不鼓励,更没有相关的资金补助和优惠政策,完全将企业推向市场,自负盈亏。其实,在企业的运营中,政府本可以有作为,通过加大对秸秆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将秸秆“变废为宝”。

        另一方面,江苏每年拿出3亿元补贴秸秆处理,并专门成立巡逻队,监督秸秆禁烧工作。试想,如果将这3亿元用于投资秸秆加工企业,扶持企业的运营,变秸秆为财富,那么农民开心,企业也开心,在“双赢”的驱动下,秸秆焚烧的治理工作进展得也会更顺畅。

        看似简单的秸秆焚烧问题,实际上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一次考验。秸秆禁烧的出路究竟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