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8日 星期一

    海鹰之歌“唱”到今

    吴 弘 方立华 叶文勇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8日   11 版)

        50多年前,电影《海鹰》在全国热播,海鹰之歌“唱”响大江南北。而今,《海鹰》原型——“头门山海战英雄艇”所在东海舰队某快艇支队官兵,努力建设“军港文化”、“海岛文化”、“高山文化”等海鹰系列文化品牌,成为守卫祖国海疆的新锐。

        抢占文化育兵“制高点”

        温州瓯江之畔,近百米长的“五战五捷”大型浮雕耸立在该支队码头防洪堤上。头门山海战、击沉太平号、埋葬洞庭号、重创宝应号和崇武以东海战,全景立体式展现在官兵眼前。传承“头门山海战英雄艇”仪式、参观一江山岛纪念馆、瞻仰“5·18”海战烈士陵园、“五战五捷”功勋墙前宣誓、评选“十佳海鹰标兵”——从支队长、政委到普通一兵,入门先上“历史课”,这个作法在支队已传承几十年。每名官兵来队接受的第一次教育,就是观看《海鹰》电影,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海鹰之歌》、读的第一本书是反映支队发展史的《海鹰蓝色航程》。用血与火凝聚成的“海鹰精神”,就这样渗进每名官兵血脉。

        温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军地反差极大。异样的文化思潮,向部队发起一轮又一轮冲击。支队各级领导因势利导,设立“水兵讲坛”,组织“海鹰标兵”巡回演讲,强化官兵做“海鹰传人”的光荣感使命感。支队政委李志武说:“加速推进部队转型建设,本质上是人和文化的重塑。必须用特色文化熔铸海鹰精神旗帜,引领官兵争做‘海鹰传人’。”

        找准文化砺兵“落脚点”

        东海舰队某快艇支队支队长章岳兴说:“文化虽不是直接战斗武器,却能产生比武器更锋利更持久的战斗力量。”用文化“软实力”催生打赢硬功夫,是支队党委的共识。

        支队筹建“战时政治工作器材库”,把战前动员文化、战位鼓动文化、训练讲评文化等所需的政工用品集中购置,将海鹰文化与军事训练、作战值勤的每个阶段紧密对接。未来海战中,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政工保障就能迅速到位。

        他们举办“信任之旅、同心排雷、携手前行”心理运动会,练协作:一张小小的凳子,如何才能挤上最多的战友;练团结:蒙上眼睛,由战友指挥如何最快到目的地……以前出海,最多的运动是甲板散步。如今,坦克大舱内安装可折叠式篮球架、乒乓球桌、组合式“家庭影院”;大舱影院、大舱书吧、大舱篮球、大舱俱乐部等系列文化活动,培养出的优秀战斗文化基因,源源不断地催生战力。官兵驾驭新型战艇,续写“英雄艇”传奇,数十次完成重大演习演练任务,创下新型导弹艇多个新纪录。

        激活文化慧兵“关键点”

        “‘百家讲坛’里于丹说《论语》,化深奥为通俗,大家都爱听。我们可以开设‘水兵讲坛’,让官兵在相互交流中,真正理解教育内容”,大队政委刘洪这样建议。

        他们根据官兵实际,把命题具体化。比如为什么要取消农业税,郭美美事件怎么看等20个问题,鼓励官兵自己动脑筋,找答案。此招一出,官兵学理论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官兵演讲口才、写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支队邀请驻地学校、地方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支队授课培训,拓展官兵知识面,培养出在电脑、篮球、乐器、书法、绘画、摄影等方面能独当一面的文体骨干300余名。他们借助地方教育资源,掀起建设“学习型军营”热潮。支队倾力培育海鹰特色文化品牌,组建海鹰系列军乐队、舞龙队、舞狮队、旗语队、锣鼓队、拳术队,成立黄杨木雕、青田石刻、王羲之书法、山水摄影、贝壳拼画等10多个兴趣小组。以兵唱兵、兵演兵、兵写兵等形式,从官兵生活中,提炼塑造高素质战士的“养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开展“唱舰歌、立舰训、展舰徽、铸舰魂”活动中,他们激励官兵“像闪电跳动、像迅风驰骋”,踏狂浪,励精兵,练为战,谋打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