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5日 星期五

    土地石漠化由持续扩展转为净减少

    人工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贡献最大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5日   10 版)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记者郑北鹰)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从分省情况看,8省(区、市)石漠化状况全部出现逆转。

        张永利今天在介绍“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时说,截至2011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00.2万公顷,占监测区国土面积的11.2%,占岩溶面积的26.5%。与2005年相比,石漠化土地净减少96万公顷,减少了7.4%;年均减少1600平方公里,缩减率为1.27%。从分省情况看,8省(区、市)石漠化状况全部出现逆转。从重点区域看,除云南曲靖珠江源区因连续干旱影响,石漠化年均扩展6.8%外,其他重点区域都呈好转态势。贵州毕节地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1.4%,三峡库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0.7%,珠江中上游河池、百色地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3.5%,湘西武陵山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2.4%。此外,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轻度石漠化面积增加75.2万公顷,增加了21.1%;中度、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分别减少了12.3%、25.8%和41.3%;轻度石漠化比重增加了8.5个百分点,而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的比重下降了5.9个百分点。

        张永利说,结果表明,中国石漠化防治呈现出的良好态势,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实施,对遏制石漠化扩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监测结果显示,人工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对石漠化逆转发挥着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达72%;土地压力减轻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的植被自然修复贡献率为18%;实施农业工程与农业技术措施贡献率为7%;其他措施的贡献率为3%。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