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需要郭明义,郭明义也需要网络”,近几天来,光明日报连续报道“郭明义微博”。那么,郭明义是如何走进网络世界的呢?记者采访时,东北新闻网主题部副总监曲晟向记者“泄露”了一个秘密:“其实,郭明义既不会五笔,也不会全拼,4000多篇微博都是手写输入的。”
郭明义自己也坦陈,此前对互联网、对新媒体很陌生,是省里鼓励他勇敢地走入虚拟世界,点对点地和群众交流,弘扬主旋律,引领时代风尚。
如今,辽宁120名道德模范相继开通了微博,组建了一个道德模范微博群,郭明义一个人的“单出头”变成了“大合唱”,形成了一个网络引领道德风尚的“辽宁现象”。
鼓励郭明义“站”出来
在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充分运用博客、微博等新兴传播形式,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学雷锋活动,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辽宁历来都是英雄辈出的地方。2007年以来,先后有6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2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涌现出省、市、县各级道德模范数千人,尤其是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出现,成为继雷锋之后中国精神的又一座里程碑。
如何发挥好这种宝贵道德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近年来兴起的微博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与相互沟通的方式,也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活跃的信息源和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可以说,微博是宣传郭明义、弘扬雷锋精神的最好平台。”东北新闻网络台台长付海鹰告诉记者。
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信息简捷、传播疾速、载体灵活的优点,也有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庸俗信息流行的弊端。越是鱼龙混杂,越需要有人出来正本清源;越是低俗流行,越需要高雅的东西来引领。辽宁态度坚定,旗帜鲜明地鼓励郭明义高调亮相微博,打出优秀共产党员的标签,到互联网上弘扬核心价值,传播真善美,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
让典型的人气“旺”起来
郭明义原来很少上网,对微博更是一知半解。东北新闻网特意派出曲晟,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样发微博,怎么样上传图片,怎么样回复、转发。好不容易教会了,郭明义就一下子迷上了微博,有时候一天发十几条。
为了让网友更多地了解郭明义,东北新闻网专门开通了郭明义网站,推出《郭明义的故事》、《幸福正传:和郭明义在一起的日子》、《郭明义事迹调查报告》、《身边人眼中的郭明义》等专栏,收集宣传报道稿件640篇,图片370幅,视频90个。逢重要节点,还组织网络视频专访,让郭明义与濮存昕谈献血,与姚晨互动,并开展网上直播,以便迅速形成网上热点。
为了让典型的宣传更加喜闻乐见,省里还充分利用文艺作品好听好看的特点,分别拍摄了电影和话剧《郭明义》进行全国巡演。郭明义本人作词的歌曲《把幸福给你》,根据不同的受众,推出了孙楠版、尚雯婕版、童声合唱版、女声合唱版等,网上点击试听超过2.1亿人次。付海鹰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模范人物,让他们在网上网下都火起来。”目前,郭明义的微博在新浪微博人气排行榜中已跻身前50名。
从“单出头”变成“大合唱”
郭明义火了,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辽宁省道德模范袁存泉、曹伟、徐文涛等人也不甘寂寞,去年10月份,也相继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立时在网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爱的漩涡。
曹伟是辽宁葫芦岛人,由于做买卖不会算计,经常施舍别人,被人称为“傻子”。他也不生气,索性把自己的店改名为“傻子粮店”。
今年2月8日,他去兴城办事。突然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这大冷天的,曹伟不放心,停下车去看。只见这个人衣衫褴褛,腿上还绑着绷带。问他,他说叫张小华,到北京打工,和工友走散了,没办法,沿着公路走,结果一路流浪,走到兴城。中途还让车给撞了,弄得家在哪里都想不起来了。曹伟出生在河南和安徽交界的商丘,流浪汉一句“你别扶我,我身上太腌臜”,让他判断这人可能是安徽亳州人,于是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又写了一个启事,放到微博上了。
安徽合肥志愿者张艺冬是郭明义的粉丝,循着郭明义的微博,关注了曹伟。听说这人可能是亳州的,他马上联系了亳州记者王征。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媒体也第一时间跟进,尤其是电视台滚动播出寻找张小华家人的字幕。2月10日上午9点多,令人惊喜的消息传来:张小华的家人找到了,只不过张小华不叫张小华,而叫张顺利。
今年2月份,为了进一步扩大网络宣传阵地,辽宁省文明办组织全省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以及各市道德模范集体“触网”,在新浪上开通个人实名微博,120名全省道德模范加入了网络“大合唱”。
辽宁省道德模范、调兵山市新特药店总经理高玉贤出差路上,遇到出车祸昏迷不醒的赵氏兄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施救,与死神抢时间,然后又随着救护车把伤员送到医院。高玉贤的义举在网上赢得了8000多人的一致叫好,郭明义兴奋地在微博上表示,“像高玉贤这样的好人还是占主流的,见死不救毕竟还是少数”。辽宁省第四届道德模范,高位截瘫、用嘴叼笔写出200万字作品的袁存泉省吃俭用,给赵家兄弟汇去了200块钱。幸存下来的赵国辉表示:“伤好后我带全家加入爱心团队。”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特约记者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