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5日 星期五

    寻找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新路径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5日   10 版)
    CFP

        据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至2011年12月,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认为,城市化继续推进将涉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4亿人。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农民工中大约有1亿人是“80后”、“90后”,占农民工总数60%。据测算,未来20年,我国仍将有2亿至3亿农民进入城市,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亦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和新诉求,他们更加关注发展前途,更加注重维护自身权益,更为渴望融入城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再回到农村,这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今后势必成为“新市民”。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对农民工幸福感进行的调查显示,“生活水平、工作学习”成为农民工对所在城市满意度的主要评价标准,由此可见,物质生活需要与城市归属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

        各地、各部门正在采取诸多举措,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留在城市,并融入城市。北京市今年将全市稳定就业的150万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同时农民工将享受和北京市民同等的就业服务,并将建立相应的就业服务体系。“在北京打工多年,虽然一直努力工作,但由于没有大学学历,错失了很多好的工作机会。”许多农民工经常向所在企业工会反映。北京市在2011年启动“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首届助推计划开设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并在2012年资助140名农民工免费上大学,首都环卫集团、排水集团等企业的一批农民工由此圆了“大学梦”。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副校长梁秀梅表示,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大约有400万人,希望通过助推计划,提高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改善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她介绍说,今年助推计划将扩大招生范围,新开设市场营销、商业服务、社会工作等专业,并发展多家院校参与助推计划,使农民工大学生能够就近选择学习场所,以此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推动其实现体面劳动和职业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相继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从2010年开始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及“一证通”制度,近200万流动人口在所属街道、社区管理下,享有技能培训、就业就医、子女入学、计划生育等“市民待遇”,这让农民工产生了一种城市归属感。曾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民工”的刘明说:“在城里安个家很不容易,特别是在大城市,那真是太难了。在长沙买房,农民工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安家就容易多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告诉记者:“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及其归属感,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促进农民工逐步向新市民转化,必须改善城市管理,不管是农民还是市民,应该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

        民政部在今年年初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提出当前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工作的重点任务: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民工服务管理平台;落实政策扎实做好农民工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健全覆盖农民工的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农民工融入社区的理想状况,应当是其农民身份消失,转入城市户籍,与城市社区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其社会心理和家庭状况,实现与城市社区居民零差别,工作是体面的,生活是有尊严的。”

        本报记者 王燕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