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教育之窗

    菲律宾延长基础教育年限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4日   08 版)

        菲律宾政府近日决定,从6月4日菲公立学校新学期开始,菲基础教育体制将与国际社会接轨,实施K+12基础教育。K代表的是幼儿园教育,而12则指的是小学6年,初中4年以及高中2年。这意味着菲政府将向国民提供13年的免费义务教育。

        新学期的第一天,记者来到马尼拉机场附近的一所公立小学现场了解新学制的实施情况。珍妮校长告诉记者,作为公立学校,学校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不仅没有学杂费,课本也由政府提供。不过她坦承,虽然如此,确实有一些学生家长对子女需要在中学多呆两年不理解,“只有把新学制的好处讲清楚,他们才能接受。”珍妮校长带领记者参观了正在教学中的幼儿园班和5年级的一个班。由于学校教室不足,1、3、5三个年级上午上课,2、4、6年级则下午上课。为了保证6个小时的教学时间,上午的学生需要早上6点钟到校,而下午班则要到日落后才能放学。虽然是开学首日,但记者看到,学校的一切已经进入正轨。5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板书密密麻麻,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连记者走进教室都浑然不知。在幼儿园班里,5岁的孩子们正在接受人生的第一堂课。

        记者来菲律宾工作不久就发现,很多当地新闻界同行年龄不大,但从业已颇有些年头。经了解才知道,菲律宾是亚洲唯一实施10年制基础教育的国家,因此,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这种学制的好处是,对于子女众多、经济并不宽裕的大多数菲家庭来说,子女可以早些工作赚钱养家。但研究和实践表明,这种学制有不少弊端。

        由于需要在6年小学和4年中学时间内学完其他国家学生12年学习的内容,因此,菲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压力过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教育质量也大打折扣。对于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往往需要在大学阶段补习中学课程,而对于直接进入社会的中学生来说,毕业时年仅16岁,尚不够法定的18岁工作年龄,既无学可上又无法工作,处境十分尴尬。此外,10年制教育也无法获得欧美等西方国家认可,对数量庞大的菲海外劳工就业是个不小的障碍。

        正因如此,早在竞选期间,菲总统阿基诺三世就向选民承诺,上台后将推行12年制基础教育。经过近两年的准备,菲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基础教育12年制,即小学6年、初中4年以及高中2年。菲欲以此来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将来菲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菲经济实力。

        有研究认为,教育质量的改善可使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两个百分点。由于该项改革涉及师资、教材、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因此菲律宾将分步实施。从本学期开始,所有5岁学龄儿童都将被要求参加标准化的幼儿园教育。1年级至7年级(即初中1年级)将使用新教材和新课程表,而8至10年级将继续按10年制实施。至2023年—2024年,首批经历过完整K+12基础教育过程的学生将毕业。教材也会根据新学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其中,高中教材将会强化数学、科学、英语等核心课程。

        虽然K+12学制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反对的声音也有一些。菲教师联盟认为,现在推行新学制准备尚不充分,缺乏经费、师资、教室、教材、桌椅及卫生设施。关于外界对新学制的质疑,珍妮校长的回答是:“我们准备好了!”

        (本报马尼拉6月13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