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机关党员干部刚刚赴延安开展了为期3天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性与国情教育学习培训。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只是教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系列活动中的一项。
陕西省洛南县古城镇75岁的周丰年老人最近十分高兴,因为自己5岁的小孙子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即使儿子、儿媳不在身边,小孙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新疆喀什市卫生学校阿依古丽今年毕业,成为喀什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骨科护士。她家庭贫困,享受国家的“三免一补”政策,不但上学不交钱,每月还领到150元生活补贴。
从中原到边疆,教育的阳光正普照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从解决幼儿入园问题到开出解决择校问题的路线图、时间表,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每一个举措的实施、每一个文件的出台都立足民生、找准老百姓急需解决的困难所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袁贵仁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门研究部署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各项工作,并明确要求部机关要在‘三风’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良好的作风是做工作、抓落实的保证。教育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部机关通过党员党性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教育,夯实党员干部作风基础。
举措: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有了良好的作风,如何做到出台的政令正是人民需要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
“秘诀是: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这位负责人说,“窗口单位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真正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教育部创先争优的突出重点。为此,我们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围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需要出台的重大政策和破解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18个重点调研课题,并组成了跨司局的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开展机关干部蹲点调研活动。选派53名机关干部深入新疆、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10个中西部省份的基层教育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蹲点调研,推动机关干部真实了解基层群众和师生需求。成立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部长担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担任副组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部党组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一般不少于30天,以战线工作为主的司处级干部一般不少于60天,其他干部一般不少于45天,进一步建立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成效:破解难题惠民生
哪些是人民群众最关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位负责人说。
入园难、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都提上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始终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作为不竭动力。”这位负责人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教育部党组及时下发了《关于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推动解决入园难问题。把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推动幼儿师资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7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扶持中西部地区扩建乡村幼儿园、开展边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指导,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二是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了从学前教育阶段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政策体系,积极搭建就业招聘平台。三是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制定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推动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学校为主的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四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检查校舍安全、校车及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学校取暖和消防安全,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总之,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带来的新气象,这永远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这位负责人最后说。
(本报记者 姚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