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一张网,撒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收获。这不,经常坐地铁的我,就从这周而复始的“飘移”中悟出了一些心得。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接受教育的时候,先产生求学之乐趣。不过,这乐趣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在教师预设之中,在该产生乐趣的地方产生乐趣。此种乐趣自然可爱。另一种则是当堂生成,又是和本节课内容无关、跑偏了的乐趣。
面对这样的乐趣,当学生真心向往时,我们又给了学生多大空间使他们兴之所至了呢?
地铁上,一涌而出的人们就像是“跑偏”了的学生,逆流而上的乘客,则像万般无奈的教师,嘴里还在嚷嚷着:“好了!停了!回到这,现在要思考这个问题!”千呼万唤之后学生看似是被拉回来了,关上车门,可以按照预设的路径继续前行。学生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原计划走了,殊不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那心思可能还一直惦记着刚刚的事情呢。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解答——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与体验……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我们做老师的怎么知道,你千辛万苦、费力不讨好地把孩子们拉回来的这条路上,就会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我们怎么知道,你现在讲的这个就会比他们自己苦苦思索而获得的更有价值?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若没有自由空间,没有思考的自由,特别是没有了提问的自由,还怎么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更奢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与万物为友,自由地对宇宙发问!”我想,如若有一天,我的学生当真对某些节外生枝的问题心向往之,倒不如暂停进度,更改目标,趁着他们兴之所至放手去让他们研究。
为了学生旁逸斜出的乐趣,课,是否可以停一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