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2012年2月出版的《发现人性》凝聚了作者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萧淑贞在哈佛大学访学和回国后七八年间的思考。她以具有穿透力的客观、冷静、理性而又不失温暖和热情的笔触,带领我们在历史、文化和教育中探寻通往文明和人文精神的人性的踪影,在人们容易忽视的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体察社会进步的方向。在这部作品中,王府井大街也成了作者观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的一个窗口。
一
经过在美国多的游历,越来越喜欢那种在细微的角落里不经意地与历史不期而遇,发现历史的身影和力量的惊奇的感觉。
种种过往或已在现实中尘封遗落,或在现实中表现出了更强大的力量。失落的,使我们黯然神伤;重生的,只能使我们惊异于她的强大,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知她的存在和力量。当这样的力量生动地在你身边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时候,你会感到她竟是如此亲切和连绵不断。尤其当她见证、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历史变迁,它的存在就更加令人深思,仿佛过往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感慨之余,对于现在也会生出一些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王府井就是这样的地方。
一
我们对于改革的中国的记忆是以二十年、三十年为单位的。
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蔑弃,我们还记忆犹新。当文化人用纸和笔否定中国文化,高唱“全盘西化”的时候,王府井真真切切地面临着被拆毁的危机。
王府井的拆毁,正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处于困境之时。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为是否保留王府井书店沸沸扬扬的争论,有人提议拆掉王府井书店,用一座商业大厦取而代之。围绕王府井书店的争论,某种程度上也是经济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对决。生当其时的文化人,面对物质经济的巨大力量,也曾深感高深的精英文化与世俗生活的隔膜和只能作注解、解释的苍白无力。那个时代的矛盾,在内里,是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对立;在外面,是中与西的区隔。这个矛盾,对于当时的中国,对于王府井来说,都直接地表现为文化与经济的对立。
每当回想起那个刚刚逝去的年代,眼前总是浮现出王府井的尘土飞扬。那一片如废墟般的工地上飞扬的尘土,一如中国在那个年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退失据、不知所措的求索的苦闷和浮躁。那是王府井脱胎换骨之前的阵痛,那种彻底的变化,也正是中国对传统和历史的彻底否定。
这个时期的中国,因为急于发展,而急于切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因为急于求富,而鄙视文化。
二
1999年11月11日,王府井大街历史上永远铭记的一天。历经八年脱胎换骨的改造,王府井大街仿佛一只金凤凰在万盏明灯簇拥的火焰中重生了。2000年,王府井新华书店在与广大读者阔别六年之后,也于9月26日重张开业!书店利用多功能厅,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座谈会以及新书发布会等活动。
新的王府井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体现了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和把北京带给世界的精神。她犹如一个博物馆,汇聚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升和、盛锡福、瑞蚨祥、东来顺、全聚德、萃华楼等诸多老字号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巨变,重张开业的东安市场,请来了捏泥人的、剪纸的艺人,民间艺人形象雕塑也出现在王府井大街上,营造出了浓浓的老北京味道。
对于国家,历史是强大的文化传统;对于个人,历史是生活的故园。历史给人方向感,让人们走向未来时,保持心灵和精神的安宁。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拆毁历史遗迹的做法不同,王府井的后期改造工程,也注重保护历史遗迹,充分挖掘王府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保护残存不多的“皇城墙”工程已被定为保护古都风貌的重要工程,规划中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就包括三处重要的明代皇城墙遗址的修复工作。遗址公园东侧众多的像北平军调处、欧美同学会、中法大学、老舍故居、普渡寺等重要历史建筑也都与公园融为一体。在大街南口,有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工艺美术商店等。从灯市口至五四大街的王府井北段,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艺剧场、金帆音乐厅、中国考古研究所、中国美术馆等这些重要的文化机构和设施,更构成了整个王府井大街的历史和文化链条。
我们不难理解,正是因为有沉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使王府井不同于中国其他的商业街。每次走在王府井的大街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和充实。
三
而复出之初的王府井并没有一下子呈现出人们期待的“金色”繁华,王府井真正的繁华是在2000年以后,那个时候,中国入世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
经过最初的沉寂,王府井开始喧闹起来了。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范围的全球化趋势也是在这个时期渐行渐盛。正是在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的脚步之时,中国的历史和传统开始回归,历史和世界成为王府井复兴的坐标。而如今的王府井也从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上体现了这二者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没有传统,王府井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没有传统和国际文化的交汇,也没有王府井的魅力重现。
在王府井,比北京的其他地方更容易看到更多的外国人;比之于北京其他街道和商业区,王府井更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这个地方因为有历史,同时,又焕发出现实的活力,才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在国际视野里,王府井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她汇聚、代表着中国文化。而王府井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只有在一个多样性的文化生态中,才能在彼此的欣赏中更好地发展。
所以,王府井现在的繁华,其实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映衬下的繁华,她最好地诠释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人也只有在日益开放的今天,才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身上,真切地体悟了这句话,也只有在世界的视域中,历史和传统才会得到珍视,正是国际化唤醒了中国人沉睡的历史文化意识。
从现在来看,王府井这八年的积淀,似乎都是为了等待全球化这一历史时机。
四
而在那些回归的历史踪影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变化和不同。绣花鞋的花色和面料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精巧和古朴,但式样和款式就结合了现代和外来的风格。一如民俗上这么生动、顽强地体现了历史文化,历史的根须深深地扎在姑娘、媳妇的绣花鞋上、发簪上,正是这些小小的物件真正让人感觉到历史的真切和变迁。
注意到普通人所体现的历史动向,有时便感觉到观念、思想的苍白与空洞。说到底,服饰、语言和思想都是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觉察,或者说,学者文人的观念和思想与普通大众的习俗,是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方式,对历史发展的诠释,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于时代变化的敏感。当然,对于历史和精神性的东西,知识分子总是有敏锐的嗅觉,但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历史和传统——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力量——的回归,能够得以真正地显现,是在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里。
如今的王府井沐浴、沉浸在东与西、古与今、物质与精神和谐的一片安宁之中,王府井书店熙熙攘攘的读书的人流似乎在表明,中国人的灵魂终于在书中得以安放;中国和中国人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浮躁、狂乱之后,终于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中国在经历了“五四”和八十年代的“全盘西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终于重新找回了文化自信。虽然现实里还存在种种缺憾和不足,王府井这三十年的经历启示我们,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历史的隐痛和纷乱,在消失;人们心头,已呈现出沉思的静谧,创造的喧腾。
王府井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挣扎,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复兴,这个时间跨度正好与中国从传统——背弃——回归的历程是一致的,王府井的每个阶段都如此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她浓缩了中国三十年的历史,是一个让人感慨和思索的地方。在一个追求现代的社会,历史的背影似乎渐趋渐远,如果不留意,在生活中,在身边,便很难找到历史的影子。但是,传统永远是鲜活的,在不知不觉中,人们越是身处现代社会,似乎越想回归历史和传统,一如我们这些年所经历的。
王府井这三十年来所经过的萧条、重建与繁华的蜕变,一如中国文化在这三十年的历程。王府井这一我们身边的历史,浓缩了中国三十年的历程,恰是中国这三十年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