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

    国是聚焦

    城市化要重品质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07日   14 版)
    资料图片

        51.27%!这是我国居住人口城镇化的最新数据。

        国家统计局在今年年初公布:2011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47亿,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91亿,首次超过50%。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中国步入了城镇人口大国时代。

        令人欣喜的进步背后,也有诸多不容忽视的隐患。在日前由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化的反思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人口学界、社会学界和经济学界的专家表示,城市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市化,当前亟须改革,治理“大城市病”,从而实现健康的城市化。

        “在新时代,城市化要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如是说。

        1“注水”的城市化,如何挤掉水分?

        今年元旦过后,在重庆市主城区打工七八年的陆定梅,终于领到了崭新的户口卡,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她把父母从綦老家接到城里,全家人第一次在城里过了春节。

        在中国2亿多农民工群体中,陆定梅这样的幸运者毕竟只是少数。在中国社科智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看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个鲜明特性,就是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在家乡有土地、房屋,在城市工作,但不能成为城市市民。久而久之,农民工成为一个特殊人群,一种固定身份。”翟振武总结说。

        2010年,国家公布的居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9.68%,但如果剔除流动人口因素,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3.77%。翟振武据此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是“注水”的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半城市化”、“不完全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初期,流动人口的出现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人口大规模、长期流动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深远。

        在城市,企业主无法获得稳定且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乡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越来越突出,“386199部队”应运而生。一年一度的春运,更是世界奇观。

        “非农业人口由于无法获得居住地户口,人口比例与城乡经济结构的比例脱节严重,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积聚效应难以发挥。”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夏海勇说。

        “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的城乡归属是问题的焦点,也成为判断真实的城镇化水平的关键。这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城镇化发展战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强调。

        翟振武表示,比快速提高城市化率更重要的是夯实城市化的基础。让流动人口彻底融入城市,转变为真正的市民,挤掉城市化的水分,是当务之急。他建议,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要逐步做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基本公共服务面向常住人口而不仅是户籍人口,实现公平待遇。

        2土地的城市化,还是人的城市化?

        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缓慢进程相比,土地的城市化可谓突飞猛进。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1990年至2008年,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重庆、成都等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3倍以上,而且2003年以来的城市扩张明显呈现加速趋势。然而,城市的人口规模并没有同步增长,2008年全国城市建成区人口规模只是1990年时的1.11倍。大多数城市城区面积的扩张速度是人口扩张的1.5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倍左右。这表明,土地的城市化已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城市化。

        土地的城市化超过人口的城市化,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2011年最新的数据表明,当年全国土地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约为35%,这一比重在2009年时曾经达到最高的46%。

        土地的城市化超过人口的城市化,也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2008年,我国城市人均土地面积为134平方米,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平均82平方米的水平。

        “把城市化简单理解成土地城市化,是城市化‘大跃进’的典型特征。”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夏海勇直言,对城市化的追求超过现实需要,就失去了其本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化说到底是人的城市化,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化,而不是楼房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认为,走土地资源节约型城市化道路是当前的唯一选择。“要从以土地增量推动的城市化发展,向依靠结构调整、以利用土地存量为主的城市化转变。”

        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表示,实现健康的城市化,重点在于改善城市土地治理关系。一是优化土地治理主体架构,尽快赋予农民平等参与土地治理的权利;二是增强地方政府的责任能力和反应能力;三是改革财税制度,从内在机制上尽快消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城市化的空间进程,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 “大城市病”,怎样治理?

        “今天,你堵了吗?”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已经成了人们常用的问候语。

        交通越来越堵、污染越来越重、社会矛盾多发……随着一批超级城市和大城市的涌现,“大城市病”正在显现出来。

        然而,“大城市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追求。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给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全国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历时两年完成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将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研究发现,城市化初期,小城镇曾是城市化进程中事实上的主体。但近10年来,小城镇吸引力明显降低,大城市吸引力明显增加。以北京为例,城市规划曾提出2020年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但2008年常住人口就已经超过了1800万人,整整提前了12年。

        首都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荣清称,从根本上说,推进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局面,消除城乡之间、地区间不平衡,“大城市病”的治理以及合理城市体系的配置,就能实现。“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可能需要几代人努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治理“大城市病”,其实是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他表示,城市化进程中,应做到小城市与大都市圈协调共进。对于大都市圈,实行组团式的城市结构,通过大都市的辐射能力,直接把周边的小城镇纳入块状的城市圈内;对于中西部地区,要通过据点式城镇化,在中西部把县城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中小城市。(本报记者 王逸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