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大选陷入政治僵局后,关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担忧越来越强烈,也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强烈反应。从目前的形势看,希腊确实面临诸多难题,但还不至于马上要退出欧元区,各方还都有回旋空间。
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后,关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讨论早已有之,但都没有当前这般激烈。而此时希腊问题引发如此强烈担忧,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领导人已经不再回避这一话题。欧元一直被视为欧洲一体化最大的成就,是欧洲团结的象征,在政府层面讨论欧元解体过去在欧洲是禁忌,因为这会妨碍欧洲各国的团结。但现在,包括希腊在内,欧洲领导人都在公开讨论希腊退出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这难免引发各界担忧。
谈论希腊退出并不意味着这将会成为现实,我们需要分析欧洲领导人的目的何在。当前,欧洲内部正在进行复杂、微妙的博弈。希腊在进行了两年多的紧缩后,债务危机不但没有缓解,经济反倒持续衰退,对紧缩政策十分抵触,希望欧元区能够放宽援助条件。而德国等欧元区国家认为希腊改革和紧缩还没到位,现在放松援助要求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德国人不愿意去填这个“无底洞”。
尽管各方分歧明显,但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将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欧洲引发一场经济灾难,后果不堪设想。欧元区和希腊都在利用这一“共识”向对方施加压力。欧元区讨论希腊退出的可能性目的是震慑希腊,希望希腊不论下一轮选举结果如何,都要继续履行改革承诺,这样才能换取欧元区的援助;希腊也在利用自己退出可能引发的灾难威胁欧元区,希望欧元区为避免“两败俱伤”,放松对希腊的紧缩要求。目前,欧元区国家的确在为希腊退出做准备,但并非打算把希腊“踢出”欧元区,目的在于一旦欧元区做好准备,有能力承受希腊退出,希腊对欧元区的威胁将会失效,谈判的天平就会向欧元区倾斜,希腊在手中无牌的情况下只能接受改革条件。退一步讲,即便欧元区打算让希腊退出,也不会允许“无序退出”,此前欧洲国家必须要做好准备,比如给银行注资、增加防火墙火力等措施,以降低希腊退出可能给欧元区带来的风险,而这些远未到位,欧元区不可能在风险如此大的情况下让希腊退出。
从欧洲的行为方式上看,在重大问题上,欧洲国家都是需要通过激烈的协商、博弈才能达成妥协,过程十分艰苦,每个国家都想尽量为自己争取利益,而且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才能达成一致,这种情况在欧洲屡见不鲜,比如在欧盟预算谈判问题上、在重大条约谈判问题上都是如此,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各方都不会轻易让步。当前亦是如此,希腊正与欧元区国家进行博弈,但希腊要在6月17日才举行大选,选举结果还未可知,预计大选后希腊各政党围绕组阁还要进行艰苦谈判,这些都需要时间,“最后时刻”尚未到来。预计在大选前后一段时间,这种博弈、较量还会继续,这也意味着希腊去留暂时不会有结果。即便在希腊大选后“反紧缩”的政党上台执政,也难以承担将希腊带出欧元区的历史责任,希腊与欧元区的谈判、博弈短期内将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