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

    读者关注

    活得精彩而有尊严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2日 09版)

        编者按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有缺陷,但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健全人一样,甚至更加强烈。今年刚刚过去的第22个“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本刊选登一位残疾朋友的自述及两位读者的来稿,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残疾人的关注,更好地关爱和帮扶残疾朋友。

        我是一个视力、听力、肢体均重度残疾的人。虽然看不见屏幕,但我喜欢写博客;虽然看不见表情,我却喜欢面带微笑;尽管生活带给了我太多太重的磨难,但我仍然坚信,生活是美好的,人间是温暖的。我感谢亲人和朋友,他们的爱与包容、帮助与鼓励,让我不仅只是活着,而且活得很精彩,有尊严。

        心存梦想 不懈努力

        从小,我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能被印成铅字,在我眼里,那是非常神圣的。在多年追寻梦想的跋涉中,我切身体会到,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

        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坚持每天写日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上文学创作课期间,我又踊跃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征文活动,并多次获奖。为了支持我写作,家人给我买了一台电脑和一套盲人电脑语音软件,在随后的日子里,这台“会说话”的电脑成了我的得力帮手。我从最基本的开机关机、启动程序学起,逐渐尝试着将文字输入电脑。随着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在写作过程中,我所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痛苦是多方面的。由于双目失明,所有的操作,我都是靠听语音提示,在摸索中进行。由于身体血液循环不畅,我常常长褥疮,这使我只能坐在硬木椅子上,靠着椅背的支撑才能坐稳,而且端坐的时间稍长,就不得不躺下来休息。最难受的是双腿总会不由自主地抽搐不止,常常是电脑已经打开,脑子里也已把要写的内容构思好,可身子却坐不住了,等身子能坐稳的时候,想好的文字又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文章和名字都印成了铅字。我写的两本书《与命相搏》和《人生多解方程式》已经出版,我还在《挚友》杂志、《北京社区报》等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

        帮助他人 感受关爱

        在坚持写作的同时,我在网上开通了一个名为“雪候鸟”的博客空间,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为有心理困扰的年轻朋友进行疏导与咨询。当得知我集多种重度残疾于一身时,起初他们都会惊讶怀疑,甚至讥嘲奚落,但是我并没有为此气馁,而是以真诚的言辞和入情入理的分析赢得信任。这些年轻朋友将内心的苦闷烦忧毫无保留地向我倾诉,希望我指点迷津,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会对你哭;你对它笑,它才会对你笑。每当帮助他们打开心结,从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无比快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似乎也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与升华。

        一直以来,海淀残联和燕园街道的同志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也在精神上鼓励我。逢年过节,他们总会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到我家来走访看望,让我切实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在我参加自考期间,为我申请了“扶残助学”基金,帮我解决了学习费用问题;为方便我的生活起居,对我家门口、厨房和卫生间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护栏和扶手;得知我喜欢写作,海淀残联的朱东琼老师常向我介绍征文征稿的信息,鼓励我多读勤写;了解到我缺少一把高靠背、带扶手的浴椅,燕园街道及居委会的同志特意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到专卖店帮我挑选购买……如果没有这些关爱,我根本不可能过得充实而又快乐。这些温情暖意化作巨大的动力,鼓舞我在艰难坎坷的人生路上奋勇前行。

        北京市海淀区读者  秦玉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