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社在“走转改”活动中,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持续推出了一大批清风扑面、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喜人的新气象。在这些看得见的转变背后,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是全面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过程,是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回归与光大。
走进新闻富矿
“曾经,400余家小矿山、小采砂、小炼铁、小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低效能企业,使这里的山变秃、水变浑;如今,一个个‘污染源’不见了,在纷至沓来的旅游者眼里到处都是青山碧水,令人流连忘返……”当天津日报的记者在“津报调查”栏目中这样描述蓟县近年来的变化时,笔端充满了激情。
他们记得:盘山脚下的许家台曾经是天津市最大的采石场,当年仅这里每天运出的砂石料就达8万吨以上。而眼下总额达600亿元的十几个大项目在这里集聚,国际文化产业教育园、盘龙谷文化城、盘石坊、漫山红墅、星梦工坊、国家画院天津创作基地、国际演艺中心等陆续建成……在蓟县采访的日日夜夜,天津日报的记者们深切地感到: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新闻提供了采掘不尽的富矿,走进基层到处都是令人振奋的新闻素材。
去年8月15日,天津日报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栏目——“党报记者在基层”,要求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自此,“内容生动真实,文风短小新鲜”的新闻作品照亮了读者的眼睛。截至目前,天津日报“走转改”专栏陆续发表新闻报道300余篇,包括特写、调查、通讯、记者手记等,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天津日报总编辑王宏说,“走转改”专栏的报道,屡屡被考评小组作为范文点评,近八成被评为天津日报月评好稿。在刚刚参评的天津市新闻奖作品中,天津日报推荐“走转改”专栏作品,比例超过七成。
感受新闻力量
《门前的路,为何如此坎坷》是去年10月11日天津日报一版刊发的一篇报道。此前,天津日报青年编辑记者小分队深入蓟县罗庄子镇花果峪村采访时,看到花果峪村一条700多米长的碎石路多年来影响出行、妨碍运输,给村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回报社后,他们立即寻找资金、筹划方案,并向编委会汇报情况。之后,总编辑带领小分队二进花果峪村,实地踏勘,倾听村民心声……
后来,天津日报又连续刊发4篇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连续深入的报道,引起天津市领导高度重视,很快,斥资2340万元的“天津市北部山区自然村村道改造工程”启动了。
天津日报社社长杨桂华说:“‘走转改’的过程就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我们的编辑记者正是在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的实践中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党报要发挥好舆论引导的能力、新闻传播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必须从群众中吸收养分,从实践中吸取力量,才能真正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见证媒体成长
“走转改”锤炼了天津日报的新闻队伍。民生新闻中心记者张雯婧是一位跑基础教育的80后记者,“走转改”活动开始后,她第一批到养老院蹲点采访,她细心地观察到老人们总喜欢坐在房间门口,眼睛望着楼梯的方向,为的是能第一时间看见探望自己的儿女。张雯婧在“记者手记”中写道:照顾老人的工作可以“转嫁”,但是那份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爱”永远不该缺失。一位老人的女儿读到这篇报道后,每周来养老院照顾老人两天。
年轻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得到历练,老记者也在其中找到动力。民生新闻中心副主任汪伟和视觉中心副主任祁小龙,是有十几年采访经验的老记者,他们走进生活废弃物填埋场,和整天与垃圾打交道的基层工人交朋友,他们认为,“走转改”专栏是有限的,“走转改”精神是无限的,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每次采访、每条新闻作品中,长期置身于火热实践,新闻作品才能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天津日报把“走转改”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举全社之力,推动活动有效开展。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化,他们在员工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整章建制,特别注重对青年编辑记者的培训,把培训课程由教室挪到采访现场,安排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向年轻新闻人传授经验。
“记者有动力,报道有感染力,党报更有影响力!”这是众多读者对天津日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褒扬。
本报记者 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