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面临普遍调整的“风雨中”,近期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数据也显示出调整中的状态:全社会用电量环比下降,工业增加值、新增贷款发放额创新低,零售业销售减弱,固定资产增长乏力,进出口增速放缓,就连此前一度暴涨的猪肉价格也在“跌跌不休”……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前行的列车正在放慢速度,处于稳增长转方式阶段,经济的“深度调整”处于进行时。
近两年,不少经济学家都提出,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我们应该主动而全面地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想要进行结构调整的难度是很大的,现在来看,经济增速的放缓给我们抓住机遇进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带来了机会。从地方的角度来说,随着全国各地土地价格的不断走低,以往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地方政府开始和“坐地生财”的发展模式挥手告别,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步伐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中国经济“失衡并增长”的情况已存在多年,表现在重外需轻内需、产业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化、区域结构不平衡等多方面。那么,当下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调什么?
首先,要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十一五”期间,尽管我们每年仅为GDP设定速度8%左右,但这五年GDP的实际增速分别是12.7%、14.2%、9.6%、9.1%和10.4%,屡屡超出计划。经济稳增长,不仅可以为发展留出空间,还可为实现结构转变、产业升级保留空间。比如说,2011年上海GDP增长8.2%,增速全国倒数第二,但经济结构呈现出消费领先投资、三产领先二产、外贸结构不断优化等积极变化。
“深度调整”的主要内容包含5个方面:一是财税体制改革,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资源税等改革试点应扩大范围、稳妥推进;二是金融体制改革,如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有序推进;三是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以解决居民有钱花、敢花钱、愿花钱的问题;四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包括居民生活用电、用水阶梯价格改革的具体实施,成品油、天然气等价格机制的调整;五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深度调整”会不会带来经济的大滑坡?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不振,进出口出现滑坡的情况下,调整谈何容易。4月份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处于回落态势,而这种状态被国外舆论认为是中国经济陷入萧条的开始。反之,国内许多经济专家在辩证分析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从中长期看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拓展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在空间。
不少专家认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上,互为动力。应该看到,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产业结构也正经历新一轮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都在利用这一时机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总的趋势是,全球工业化重心正在转向东半球;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业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方向加快发展……
为此,我们应该用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当下我国经济的波动。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自身的内生动力如何,而不应由一些暂时的指标来断定,这是判断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国经济有不同于西方的内生动力:首先,中国是财政资源丰富的国家;其次,我国还有很多低收入人口,他们未来富裕起来的需求以及广大农民进城发展的需求,都构成了巨大内需,这足以替代因外需乏力带来的出口下降。
“深度调整”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说,调结构是中期任务,调整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其中肯定有起有落。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不可能一两年就完成,现在就强调效果有些操之过急。另外,由于包括劳动力、能源资源、利率和环境等在内的各种要素价格的变化,引发了成本上升压力,进而导致了生产者生产意愿的下降,形成供给端的冲击。对此,我们要有持久推动的决心和勇气,认准方向、抓住机遇,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