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2日 星期二

    《参悟生命的哲理》引发的思考③

    大医精诚靠的是文化传承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谈中医药人才成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2日 06版)

        “当前,一方面中医药教育在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在不断萎缩。”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中医医院不姓‘中’,中医人不姓‘中’是我最大的担忧。”

        王国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迅速,中医药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对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医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怎样让中医人牢固树立这一理念?怎样促进中医药人才成长?怎样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王国强认为,重视对文化的传承,是中医药教育不可或缺的。中医药教育机构注重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经典著作教学,这种‘以文化人’的做法,是成就‘大医精诚’的关键。”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统一。”王国强强调,学生进了校门,不仅仅需要进行技能培养,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的整体观。但是现在,许多大学开展的中医药学专业,往往存在淡泊传统文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在接受中医基础理论时,思维转型困难,无法与传统哲学中的生命观、疾病观等接轨。“中医药教育中缺少了文化的传承,怎么可能成为‘大医精诚’的名医!”王国强对此很是忧心。

        王国强指出,中医药人才成长有其特殊性和自身规律,可以概括为: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有悟性、医德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经典研读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础;反复临证实践是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思辨感悟的能力是人才成长的特质;跟名师、言传身授是加快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医德好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重要保障。

        “千百年来,师承教育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王国强认为,师承教育也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方式,但在现行体制下,已经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师带徒”。虽然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中医药教育基本形成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但不容忽视,中医药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中医医疗和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教育供给和社会需求、中医药理论教学与中医临床实践等方面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中医药人才的选拔、使用和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等。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与教育部联手,制定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开展中医药院校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王国强透露,届时将选择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建立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监测;同时重点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提高中医临床教学水平;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创新发展,推动局省共建中医药院校工作。

        此外,王国强强调,每个习医者一定要重视经典研读,进而通过“由博返约”、“返约知要”积累知识,“法于往古、验于来今”反复实践,不断提高,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还要肩负起传承、传播、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任。(本报记者 田雅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