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1日 星期一

    学习《讲话》要结合当前现实

    作者:谢 飞(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1日 14版)

        首先,我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讲话》的精神,正确对待我们存在的这一段历史,就是要学习继承优良的传统,扬弃时代的局限。毛主席发表这篇《讲话》是在中国的抗战时期,当时大多数的文艺作品受众是农民,所以《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文化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由于《讲话》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涌现了一大批经典文艺作品,如当时的《黄河大合唱》、《白毛女》,都证明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方针的正确性。而解放后,因为一段时期左倾思想的影响,文艺之路变得比较狭窄。现今的新时期,由于各方面的改革,我们的文艺路线已经比过去更准确,文艺作品也就更丰富了。

        其次,我们要着眼当前问题。当前我们的文艺工作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以前,我们强调文化艺术的宣传作用、教育作用、战斗作用,对其娱乐价值没有强调。但是现在恰恰相反,我们开始过于强调文艺作品的商品价值和娱乐化,反而忽略了其思想性、战斗性和教育性。我们的文化艺术的全面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思索,也提醒我们不能唯票房论。毛泽东在《讲话》中也强调,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应该共存。今天,伊朗有《一次离别》、日本有《入殓师》这样的优秀影片,而我们也应该拥有更多宣扬我们本民族精神的、获得世界赞扬和认可的影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