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1日 星期一

    牢记使命 创新发展

    作者:张会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1日 14版)

        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国家唯一一所电影专业艺术院校,自建院以来,始终是在贯彻、学习《讲话》的精神。继承、融汇世界电影教育先进理念和中国优秀艺术教育传统;探索、建立、完善和改进符合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特色的电影专业教育、教学机制;积累、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实践教学经验;为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经过学院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已经名副其实成为了新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专业人才的摇篮,学院在电影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国内外同行业的公认,办出了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平。

        新世纪以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的北京电影学院的长远发展目标,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培养目标明确。学院从电影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世界一流电影学院”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支撑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自觉把学校人才培养融入到电影产业发展之中;二是教学思路清晰。以创作、创新观念为先导,以高质量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保障,强化实践教学的专业特色,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三是坚持内涵发展。以坚持电影专业特色求生存,以电影专业人才质量求发展,以提高学院在世界电影教育中的地位求效益,不断激发师生员工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四是重视学科建设。始终把电影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长久发展和适应电影事业发展的关键,从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建构完备的中国电影学学科体系,并积极推进电影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型;五是坚持改革创新。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艺术教育规律和电影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推动学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年,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做首都电影产业的引领者和坚持者,为北京的文化产业和国家电影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青年电影制片厂始终承担起电影创作的责任,认真学习,倾心创作,策划、参与生产了一批精品电影力作,有描写反映战争年代少年传奇故事的动画片《小兵张嘎》;有表现北京民间民俗历史形象的3D动画片《兔侠传奇》;亦有宣扬尊老、敬老,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影片《飞越老人院》,上述影片的拍摄,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